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5篇
  免费   195篇
  国内免费   142篇
航空   1363篇
航天技术   96篇
综合类   114篇
航天   25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对某机零件在数控车床上加工多型面辐板的多种程序进行分析,介绍在实际加工时多型面编程中的技巧,有一定的推广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关于爬行波和薄层涂覆吸收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合文献中关于爬行波性质的一些描述,并根据文献中关于导体圆柱及涂覆透明介质的导体圆柱的严格场理论分析结果,利用近似的模型分析了涂覆薄层吸收材料的大圆柱表面的吸收特性;阐明了材料对爬行波的吸收机理,通过举例近似计算的结果表明薄层材料对大圆柱情形十分有效,对材料参数的要求也不很苛刻,定性分析对任意曲面上的表面波也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分析高速切削加工所具有的特殊性及优点,并说明高速切削对数控编程方法的限制.针对传统编程方法,提出了满足高速切削加工的刀位轨迹特殊处理关键技术,并对其实现方法进行了较详尽的论述.同时,对高速切削数控编程中刀具载荷分析与速率优化、毛坯残留量自动分析等新技术的实现方法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用普通YM3608滚齿机加工精密小模数齿轮的方法。通过实例证实了加工的可行性与优越性;叙述了精密小模数齿轮的加工工艺选择、夹具的结构及工艺原理要点,从而有效地扩大了机床的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新型的计算机辅助编程技术,图形交互自动编程正在走进更多的企业.本文介绍了这种编程方法的特点和基本步骤,重点阐述了利用这种办法处理传统编程方法不易解决的三维曲面编程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在数控机床中使用刀具半径补偿功能(G41、G42),实现利用同一段数控程序完成对余量较大的工件进行多次走刀加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王金仿 《湖北航天科技》2000,(1):34-37,,42,
某型号导弹的防热结构设计是通过在舱段壳体表面喷涂烧蚀防热涂层来实现的,防热涂层厚度的测量值只能是单个单个点的厚度测量值。舱段壳体表面有无穷多个点,仅用几个测量点的厚度值来判断、描述速过壳体表面涂层的厚度情况是远远不够的。本文对该型号导弹舱段壳体表面防热涂层喷涂「完毕后,涂层厚度值在什么范围之内,其置信度如何,是否超差等情况,用一种概率统计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判断。本文可以作为检验涂层厚度、判别涂层厚  相似文献   
18.
简述了刀具在线测量系统的结构、原理及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并结合FMS-500的实际介绍了它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对W18Cr4V钢进行了稀土硫氮碳共渗研究。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电子探针等对共渗层的组织和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对渗层的硬度和耐磨性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W18Cr4钢经稀土硫氮碳共渗后表面形成了FeS,Fe3(CN)等化合物,稀土共渗提高其硬度和耐磨等性能。  相似文献   
20.
金属切削毛刺是切削加工中产生的常见现象之一。本研究以金属切削实验为基础 ,对二维精密切削中切削方向毛刺的形成过程、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和相应的理论分析 ,结果表明 :( 1 )切削方向毛刺形成过程为正常切削、挠曲变形、弹性效应、继续切削和剪切断裂分离 ;( 2 )发现了切削方向毛刺形成过程中的切屑与工件表面剪切断裂分离的特殊现象 ;( 3)切削方向毛刺尺寸和形态随着切削条件和刀具几何参数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