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8篇
  免费   242篇
  国内免费   133篇
航空   1053篇
航天技术   239篇
综合类   150篇
航天   45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就新一代"远望号"测量船(以下简称新船)在某次任务中,测控联调时发生的通讯入弹道速度曲线异常问题,模拟了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下简称西安中心)送给各测站的弹道数据,发现在把测站送给西安中心的瞬时站址数据由测量系转换至地心固连系时,复合演算出的速度值发生了S型变化,分析该现象是由于瞬时站址缺失角速度导致,最后提出了如何完善瞬时站址的结构和弹道转换的算法,并且验证了改进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2.
以苏通大桥为研究背景,通过专门研制的一套测压装置,利用测压法对苏通大桥主梁断面气动导纳进行了现场实测研究,并将现场实测结果与风洞实验结果及Sears函数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现场实测结果与风洞实验结果接近,与Sears函数有交叉,在低频范围内远小于Sears函数,在高频范围内逐渐与Sears函数靠拢,表明对于气动导纳来说,风洞实验结果是可靠的,且传统上利用Sears函数代替气动导纳函数进行桥梁结构抖振响应分析时得出的结果将过于保守,因此,对大跨桥梁进行抖振响应分析时,应针对气动导纳函数进行专门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73.
本文介绍了XL—JK型型材拉弯拉伸量自动控制系统的结构及特点,为型材拉弯机的技术改造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4.
肖梅 《红旗技术》2000,(3):27-29
介绍了GE公司某组件在实行GageR&R控制过程中对不合理的工艺方法及夹具进行改进,从而保证此组件在加工制造过程中的质量稳定性。  相似文献   
75.
三维几何量非接触式测量是光电检测技术、先进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和精密机械相结合的产物,采用激光跟踪技术是实现动态跟踪测量最有发展前途的研究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76.
全站型电子经纬仪在直升机悬停测试中具有实时、高精度、成本低廉的特点,本文介绍了全站型电子经纬仪在测试时的工作原理、方法,分析了它的主要误差拳。此设备已成功应用于两种直升机的悬停测试中。  相似文献   
77.
针对组合导航系统中存在的故障类型和特点,提出一种新的基于信号处理的故障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小波分析技术对含有故障信息的系统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并将此方法应用于SINS/GPS组合导航系统。仿真结果分析表明,小波分析技术能很好地及时检测出组合导航系统的硬故障,且更加简便灵活,从而可以将小波分析技术应用于组合导航系统的故障检测。  相似文献   
78.
在通信系统抗干扰中干扰的检测及识别是一种关键的技术。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干扰识别算法。首先,应用盲信号分离算法来分离传感器接收到的混合干扰信号。然后从干扰信号的高阶累积量中提取特征参数用作进行SVM分类时的特征向量。最后,用SVM作为分类器来对单音干扰、多音干扰及脉冲干扰进行分类识别。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当信噪比不低于5d B时本文算法有较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79.
2006年我公司从德国西门子引进的CRH3系列动车组是国际上技术最先进、工艺最复杂、配置最高档的动车组,国产化的CRH3动车,自2008年下线以来,一直稳定运行在京津、武广、沪宁、京沪、广深线,深受用户和旅客的好评。CRH3动车组采用的  相似文献   
80.
孔冷挤压残余应力计算与工艺参数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弹塑性理论建立了孔冷挤压的载荷、位移、应力以及残余应力分布表达式;对与疲劳寿命紧密相关的切向残余应力计算式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基本符合;并提出了确定合适挤压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