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9篇
航空   89篇
航天技术   47篇
综合类   18篇
航天   4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81.
肖择 《上海航天》2010,(5):50-50
据报道:美导弹防御局的太空跟踪与监视系统(STSS)演示验证项目卫星探测并跟踪了一颗卫星,展示了一组增强的能力。这颗导弹探测卫星是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合雷神公司建造的2颗STSS航天器中的太空跟踪与监视系统先进技术风险降低(STSS-ATRR)卫星。此外,STSS演示验证项目还首次使用多个传感器波段跟踪了一颗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的气象卫星,跟踪持续了数分钟。  相似文献   
82.
扩展卡尔曼滤波(Extended Kalman filter,EKF)理论由线性卡尔曼滤波理论发展而来.在结构的物理参数未知的情况下,扩展卡尔曼滤波理论将结构的物理参数与其状态向量组成增广状态向量,对增广状态向量进行识别,从而得到修正的结构参数.本文引入扩展卡尔曼滤波理论,对结构参数进行识别.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引...  相似文献   
83.
基于二维曲面基准流场的流线追踪高超声速进气道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压力梯度可控设计方法优化后的二维曲激波基准流场为基础,结合流线追踪和截面渐变技术实现了矩形进口、圆形进口以及方转椭圆进气道设计,证明基于二维曲激波基准流场可以设计出各种进出口截面形状的高超声速进气道.利用上述设计方法设计的3种不同进出口形状的高超声速进气道,与相同约束条件下的常规二元三楔进气道进行了对比.数值仿真研究表明:3种非常规进气道设计点无黏流场马赫数分布及总体性能与基准流场接近,具有二维基准流场的特征,波系结构简单,出口畸变较小.此类进气道的总体性能相当,较常规进气道可以显著缩短外压段长度,流量捕获能力更强,非设计点也表现出良好的性能.以上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是可行的,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4.
等值线绘制简易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介绍了等值线的相关知识,然后重点讨论了一种不需要抽象数学理论和复杂数学模型做支撑的等值线追踪方法和相关数据存储结构,最后简单讨论了基于GDI+的等值线平滑技巧。实践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85.
高光谱侦察技术特点及其对地面军事目标威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麻永平  张炜  刘东旭 《上海航天》2012,29(1):37-40,59
介绍了高光谱成像探测的原理和特点。给出了国外高光谱侦察技术的发展现状、主要计划项目和趋势。讨论了高光谱侦察技术在战场情报侦察、伪装隐身目标探测,以及机动目标追踪识别等对地面军事目标的侦察威胁。  相似文献   
86.
乘波前体两侧高超声速内收缩进气道一体化设计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南向军  张堃元  金志光 《航空学报》2012,33(8):1417-1426
为了探索两侧进气系统的流场结构及气动性能,采用吻切锥乘波前体、压升规律可控的一种高超声速内收缩进气道设计了两侧进气布局的高超声速飞行器一体化进气系统,并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进气系统的流场结构、速度特性、攻角特性以及侧滑角特性等。结果表明,设计点前体外流场和进气道内流场相互独立,接力点前体前缘激波和进气道前缘激波相互耦合。由于未吞入前体附面层,因而进气道内激波附面层相互作用较弱,没有产生分离;随来流马赫数增大,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减小,增压比增大显著,升阻比几乎不变;随攻角增大,流量系数增大明显,总压恢复系数略有减小,增压比增大明显,升阻比逐渐增大;随侧滑角增大,进气道总体性能逐渐减小,迎风侧进气道性能下降较小,背风侧进气道性能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87.
咽式进气道设计工况下性能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辜天来  付磊  张帅  郑耀 《航空动力学报》2014,29(9):2070-2078
介绍了三维内收缩高超声速咽式进气道的设计方法,开发了相应的设计程序.在高度为30 km,设计马赫数为5和攻角为0°工况下进行设计,使用CFD模拟技术,对设计方法和程序进行了验证.最后采用设计程序,考虑咽式进气道的设计参数,即流线追踪出口形状、基准流场压缩角和设计马赫数等,对比分析了其对咽式进气道设计工况下几何与气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矩形出口宽高比接近2时,总长、润周面积等几何性能相比较小宽高比时更好.初步设计可以将压缩角配置在8°~12°范围内,且后压缩角小于前压缩角.   相似文献   
88.
高超声速内收缩进气道分步优化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骥飞  蔡晋生  段焰辉 《航空学报》2015,36(12):3759-3773
提出了基准流场与唇口平面形状分步优化的高超声速内收缩进气道设计方法。基准流场以反射激波不均匀性最小和总压恢复最大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使用结合Tayler-Maccoll方程的有旋特征线方法(MOC)进行流场计算,获得双拐点母线内收缩锥基准流场。进气道唇口形状以沿流线积分(Streamline Integral Method, SIM)获得的进气道无黏阻力最小为目标进行优化设计,获得类椭圆形唇口平面形状。针对优化设计结果进行数值模拟,与传统直母线基准流场相比,双拐点母线基准流场反射激波后流动不均匀性下降40%左右,总压损失减少35%左右,总体性能提升明显。类椭圆唇口进气道在设计点的单位质量流量无黏阻力相较于圆形唇口降低6%,具有良好的压缩特性和气动效率,能够减弱进气系统对飞行器气动性能的不利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高效且实用的高超声速内收缩进气道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9.
李琳 《航天员》2014,(6):14-18
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除了金星以外,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行星,也是自然环境与地球最为相似的一颗行星,所以火星一度被认为是地球之外最适合生命存在的星体。但是,火星毕竟是人类尚未十分熟悉的星体。目前为止,人类探测器进行了超过50次的火星探测尝试,却也只有约三分之二的探测器成功抵达火星。  相似文献   
90.
对雾化过程的直接数值模拟需要巨大的计算资源和时间,而工程中的简化模型则经常会给出错误的结果.因此,可以折中地采用一种混合方法,即在不同尺度上采用不同的模型.提出了一种雾化过程的欧拉——拉格朗日耦合算法.较大的液团采用VOF法直接求解,与网格尺度相当或更小的液滴则采用双向耦合的拉格朗日粒子法进行追踪.而该方法要求粒子的体积小于网格体积的10%,为此又提出了一种虚网格粒子追踪法.由于湍流结构对雾化过程的影响很大,故湍流采用了大涡模拟模型.采用多个算例对开发的算法进行了验证,并对部分关键参数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采用新算法对两股撞击射流的雾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瞬态和统计结果均表明新算法能够给出良好的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