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47篇
航空   352篇
航天技术   42篇
综合类   22篇
航天   1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81.
针对格莱圈密封材料密封性能研究不足的问题,对氟硅橡胶和氟橡胶2种材料制成的O形圈的密封性能进行了仿真研究,采用超弹本构模型对橡胶进行数学描述。结果表明:在有、无液压载荷的情况下,氟橡胶圈的密封性能均比氟硅橡胶圈的更加优异;在4 MPa液压载荷的情况下,橡胶圈的压缩率从16%增至28%,氟硅橡胶圈的密封能力变化不大,而氟橡胶圈的密封能力则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482.
长寿命密封铆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长寿命密封铆接的基本概念、带补偿头铆钉的特点以及复合材料铆接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483.
张国渊  党佳琦  赵伟刚  赵洋洋 《航空学报》2019,40(3):422532-422532
处在高速、快速启动、低黏度介质润滑下的低温高速涡轮泵轴端机械密封性能与常规密封的性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主要因素在于高速的振动影响、低黏度介质下的较差润滑性。以水为模拟介质,研究了低黏度介质下高速机械密封的运转性能,特别是气液两相流问题,实验过程中发现了两相流介质诱发的热振动问题,其机理可能在于受压缩有限空间内的流体可压缩性的变化导致。测试结果表明,在水润滑升速工况下,机械密封虽能够保持好的密封性能,但其性能变化规律较为复杂;在接触端面从接触到非接触状态的转变过程以及稳定运转过程中均存在两相流状态,密封端面温升和摩擦力存在明显的低频振荡,温度振荡可达30℃;出现汽化两相流的情况下,理论计算的结果与试验结果在升速时误差可达到50%以上。随着密封闭合力的增加,密封会出现明显的两相流现象,相变引起的温度和摩擦力的振荡可归结为一类流体密封的自激振动现象。  相似文献   
484.
485.
刷式密封刷丝变形与振动特性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孙丹  杜宸宇  刘永泉  战鹏  信琦 《航空学报》2020,41(10):123364-123364
刷式密封刷丝运动变形引起的泄漏损失、刷丝断裂等问题较为突出。本文分析刷式密封刷丝运动变形理论模型,设计搭建刷式密封刷丝变形与振动特性观测实验装置,设计加工了3种周向倾角的低滞后型刷式密封实验件,实验观测并研究刷式密封刷丝轴向变形特性,刷丝吹下效应、刷丝分层和刷丝振动特性,揭示刷式密封刷丝运动状态。研究结果表明,在进出口压比1.5~4工况下,刷式密封刷丝自由端轴向变形量随着压比的增大而近似线性增加,周向倾角对刷丝轴向变形影响不大。刷式密封前排刷丝吹下效应明显强于后排刷丝,随着周向倾角的增大,刷式密封刷丝吹下效应逐渐减弱,在本文研究工况下,周向倾角为50°、55°和60°的刷式密封刷丝最大吹下量分别为0.60、0.45和0.34 mm。刷式密封刷丝产生分层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在气流力的作用下,刷丝束轴向产生变形,刷丝束自由端在不相等的转子表面轴向摩擦力作用下,刷丝束进一步产生不同步的变形量,导致刷丝束出现间隙进而形成刷丝分层现象。刷丝振动主要发生在刷丝密度相对松散的区域,且随着压比的增大而增强,刷丝自由端位移随时间呈振荡变化,其在轴向的振幅大于周向的振幅。  相似文献   
486.
弹性O型密封圈用于密封流体防止泄漏已有逾60年的历史。本文就这种形式的密封圈及相关密封技术作一综合性论述,重点在它的选取,设计和防护以及密封技术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487.
基于多孔介质局部非热平衡方法的刷式密封耦合传热特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邱波  李军 《航空动力学报》2015,30(5):1067-1075
建立了刷式密封流动传热与摩擦接触的多物理场耦合分析的计算模型.推导了描述刷式密封在局部非热平衡条件下耦合传热过程的双能量方程,该方程既考虑了刷丝与气流的对流换热,同时也考虑了刷丝束内导热过程的各向异性.采用所建立的耦合计算模型数值预测了刷式密封在不同压比和转速下的温度分布.结果表明:刷式密封的摩擦热效应使刷丝与转子相接触的附近区域形成局部高温,刷丝的高温区域主要集中在围栏高度以下;泄漏气流与刷丝间强烈的对流换热使刷丝的温度分布和气流的温度分布非常相近;刷丝的最高温度随压比增大而升高,但围栏高度以下区域的平均温度随压比增大而降低;刷丝的最高温度和围栏高度以下区域的平均温度均随转速升高而升高;摩擦热效应引起的泄漏气流的温升效应使刷式密封泄漏量随转速升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488.
航讯 《航天》2014,(4):5-5
近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环部成功研制出多芯光纤穿墙插头。该插头具有高气密性、可互换性、低损耗等优点,解决了光纤的高气密性密封插接技术难题。此前,该密封技术主要由国外公司垄断。  相似文献   
489.
真空应用电火花点火的氢氧发动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某大推力氢氧发动机真空羽流效应,设计采用火炬点火方式的60N缩比氢氧发动机.通过球头密封声速喷嘴组件控制流量,使真空下每个声速喷嘴组件减少3个密封面.进行真空点火方案设计,从理论上证明电火花点火的可行性.设计试验系统并进行地面及真空环境下的热试车,试车结果表明:燃烧室压力达到额定压力为0.6MPa时,发动机热防护结构良好,试验系统设计合理,真空电火花点火方案可行,为进行真空羽流效应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90.
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 Abaqus/Standard,本文建立弹箭体上一种典型管接头的轴对称模型.计算通径为2mm 的管接头在4~16N·m 拧紧力矩作用下密封带宽度.为了验证计算结果的有效性,采用显微镜测量2件管接头在相同拧紧力矩范围内密封带宽度.结果表明密封带宽度的仿真计算和试验结果能较好吻合.此外,本文建立管接头拧紧力矩与密封带之间关系,为工程中管接头拧紧力矩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