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2篇
  免费   196篇
  国内免费   200篇
航空   1045篇
航天技术   169篇
综合类   186篇
航天   29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了研究外部轴向激励作用对螺旋桨桨叶动应变频域特性的影响,采用应变片和特制的水下数据采集仪对七叶大侧斜螺旋桨桨叶动应变的频域变化特性进行了试验测量研究。试验结果显示,在非均匀来流条件下,螺旋桨桨叶动应变的频域特性能明显反映出非均匀流场的主角频特征与螺旋桨轴频的耦合振动特性。在螺旋桨桨叶的三个不同径向位置处,桨叶的动应变频域变化特性均能够反映出螺旋桨的轴频及其谐频特征。其中,0.6倍螺旋桨半径位置处的动应变特性最为明显,0.8倍螺旋桨半径位置处次之,0.4倍螺旋桨半径位置处的变化最小;当激励频率fe=42Hz和fe=60Hz的两个外部轴向激励分别作用于螺旋桨-轴系时,螺旋桨桨叶动应变频域均会对其产生一个频率响应,其响应频率与激励频率始终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992.
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PTMCs)属于典型的难加工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本文开展了PTMCs材料的缓进深切磨削研究,揭示了磨削用量和磨削方式(顺磨与逆磨)对磨削力与磨削温度的影响规律,同时利用有限元法分析了磨削温度场特征和材料去除机理.研究发现,缓进深切磨削PTMCs时,磨削力随工件进给速度和切深增加而增加,顺磨时的磨削力比逆磨大10%~20%,而顺磨的磨削温度要比逆磨约低10%.由于逆磨和顺磨工件的温度分布不同,当切深大于0.6mm、工件进给速度大于400mm/min时,顺磨比逆磨更易发生烧伤.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顺磨与逆磨条件下磨削温度场仿真计算的不同热源模型与边界条件,分别获得了两种磨削方式的温度分布特征,有限元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相符.颗粒增强钛基复材磨削表面典型加工缺陷是表面涂覆和硬脆增强相破碎和拔出导致的孔洞,单颗磨粒切厚对硬脆增强相的去除行为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3.
为了解决飞机襟翼维修测试问题,提出了一种飞机襟翼作动器维修与性能测试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采用伺服电机作为驱动端,采用液压加载来模拟飞机襟翼作动器的负载,由PLC控制液压加载并伺服驱动机构,实现了襟翼作动器负载模拟和性能测试。基于Win CC组态软件,开发了测试系统上位监控软件。模拟测试结果显示,襟翼作动器维修测试系统方案设计合理,能够满足飞机襟翼维修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994.
介绍了CFM56-7B起动系统的原理以及起动活门控制方式,对机队起动活门的故障进行归纳与分析,在无法获得制造厂家的技术支持下,反推出可指向起动活门的控制参数存储地址,探索出更加精准有效的监控方式与算法,为国内同行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5.
针对飞控系统作动器测试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作动器自动测试平台,采用基于PXI总线的计算机虚拟仪器系统进行构建,可实现作动器性能参数的“一键式”自动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平台可满足用户测试及批量生产的需求,且操作简便、测试效率高。  相似文献   
996.
997.
针对无人机前轮转向操纵系统中机电作动器的负载模拟需要,设计了一种用于复杂交变载荷模拟的电动加载系统。为了降低电动加载系统的控制时滞和多余力矩对系统精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PID控制与迭代学习控制相结合的加载力矩复合控制策略。介绍了电动加载系统的主要组件并给出其数学模型,分析了电动加载系统多余力矩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系统控制延时时间的测量方法,设计了基于迭代学习控制与传统PID控制的复合控制器,分析了迭代学习控制器的收敛条件,分别通过多余力矩抑制和动态力矩加载实验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与传统的反馈控制加前馈补偿方法相比,所提方法能够消除控制时滞和多余力矩对加载系统的影响,保证电动加载系统的力矩加载精度。   相似文献   
998.
999.
针对双腔作动筒对隔套强度、耐磨性的要求,研制了双金属隔套,解决了单一材料隔套刚度与耐磨性难以兼顾的技术难题。提出的双金属溶渗技术工艺方法与检测方法,有效解决了两种金属的结合、钢材料热处理后晶粒度粗大、真空熔渗时表面易氧化等问题,确保了产品质量,为双金属溶渗技术跨领域使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针对卫星隔振系统中的电磁作动器输出力矩精度问题,设计从构型和控制两个方面对其输出精度进行优化。针对单个电磁作动器输出精度进行优化,设计永磁体与主作用线圈的相对位置的构型,确保动子运动过程中,磁场作用下的主作用线圈长度不变,从而提高作动器的输出精度;针对两个电磁作动器加工和安装误差带来的输出力矩不对称的问题,设计力矩补偿函数,确保两个电磁作动器输出力矩相等,从而保证隔振系统的隔振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