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2篇
  免费   699篇
  国内免费   430篇
航空   3055篇
航天技术   341篇
综合类   437篇
航天   448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62篇
  2020年   174篇
  2019年   162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210篇
  2015年   161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215篇
  2011年   216篇
  2010年   196篇
  2009年   192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61.
绕丁坝流动结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流动显示和片光源技术,对绕丁坝的流动进行了实验研究,以便了解丁坝参数对流态的影响.实验是在水槽中进行的.发现在丁坝的上游会形成马蹄涡,在丁坝的背风面会形成卡门涡.按雷诺Re数的大小可以把绕丁坝的流态分成4种类型:定常单个马蹄涡、非定常单个马蹄涡、非定常双马蹄涡Ⅰ及非定常双马蹄涡Ⅱ.实验表明丁坝的交角及丁坝的个数对丁坝的流态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2.
超声速自由旋涡气动窗口是利用超声速自由旋涡射流来密封高能激光器低压的激光腔,了解气动窗口的流场结构对提高其气动性能和光学性能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采用纳米材料作为示踪粒子,开发了超声速流场的DPIV测试技术,并应用于超声速自由旋涡气动窗口的流动显示和测量。测量的最大流场马赫数为4.21,得到了气动窗口的启动过程和剪切层非线性快速增长的流动图画,获得了超声速自由旋涡射流及其诱导流动的速度场。  相似文献   
63.
大迎角下鸭翼涡与边条涡的干扰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风洞测力、水洞染色线和激光片光实验的基础上 ,对翼身组合体鸭翼边条翼布局大迎角涡系干扰机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揭示了该布局增升的机理。鸭翼涡位于机翼内侧 ,其与边条涡的相互诱导致使边条涡向外翼偏折 ,既改善了外翼的流态 ,又使机翼前缘涡量卷入边条涡 ,增强了边条涡的强度 ,从而延迟其破裂。两方面的共同作用 ,提高了主翼的涡升力 ,起到增升作用。  相似文献   
64.
一种用于主动流动控制的气泡型微致动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向先进主动流动控制,在国内率先研发了一种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的气泡型微致动器阵列技术。分析了气泡型微致动器用于主动流动控制的原理,阐述了致动器结构及其加工工艺。通过对气泡样件的压力载荷 变形行为的测试,表明其具有较好的线性和较大承载能力。结合不同翼型的风洞试验表明,微致动器作动可以影响翼型表面的压强分布,从而可用于增升等控制目的。  相似文献   
65.
超磁致伸缩材料作动器的研制及特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徐峰  张虎  蒋成保  徐惠彬 《航空学报》2002,23(6):552-555
 采用自制的TbDyFe超磁致伸缩材料设计并制作了主动振动控制用超磁致伸缩作动器 ,并对其偏置磁场、激励磁场、静态特性、动态特性和主动控制减振效果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作动器工作应变在TbDyFe材料的线性区 ,其总伸缩量可达 70 μm。低频动态特性好 ,谐频影响小。在自适应滤波控制方式下使用该作动器对正弦振动进行主动控制减振 ,减振效果达到 30dB。磁场均匀性对作动器输出特性有明显影响 ,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精确设计作动器激励磁场 ,可提高超磁致伸缩材料沿轴向磁场均匀性。  相似文献   
66.
三维贴体坐标系下燃烧室热态流场的大涡模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颜应文  赵坚行  张靖周  刘勇 《推进技术》2005,26(3):219-222,247
大涡模拟三维贴体坐标系下环形燃烧室火焰简热态紊流瞬态流场。利用椭圆方程方法生成三维贴体网格,计算中采用k方程亚网格尺度模型估算亚网格紊流粘性;亚网格EBU燃烧模型估算化学反应速率;热通量辐射模型估算辐射通量。并在非交错网格系下采用sIMPLE算法和混合差分格式求解离散方程,利用壁面函数处理固壁边界条件。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比较表明,采用大涡模拟方法能更真实反映环形燃烧室火焰简内紊流化学反应流气流结构和燃烧过程。  相似文献   
67.
分析了电力远动通道监控系统的现状,为解决其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电力远动通道监控的新方案.采用了一种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的综合评判远动通道通信质量的方法来实现对远动通道的监控,并详细论述了方案中模糊模式识别模型的建立,同时给出了系统的实现方案.在实际应用中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地解决目前监控系统存在的不足,为电力远动通道监控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68.
轮盘应变疲劳寿命可靠性分析方法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唐俊星  陆山 《推进技术》2005,26(4):344-347
为较准确评估应变疲劳寿命可靠性,通过引入两个相关随机变量对Coffin-Manson公式随机化,发展了一种轮盘应变疲劳寿命可靠性分析概率模型。对线性回归残差重新定义,使得到的回归参数不随坐标系的选取发生变化。采用响应面法和蒙特卡洛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获得轮盘危险点应变幅的分布,最后通过多次解非线性方程数值模拟得到轮盘危险点应变疲劳寿命分布及其可靠寿命。  相似文献   
69.
冲击射流的PIV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利用PIV技术对出口内径为10mm的冲击射流进行了不同距离(2d、3d、6d、8d),不同压比(1.2、1.5、1.8、2.0、2.3、2.8)下的实验研究。通过实验分析和图像处理等手段对冲击射流的流场分布、涡结构进行了适当的总结。发现了一些新的现象和规律。为今后更深入地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0.
为摸清小涡喷发动机在部队技术准备过程中的特点,着重研究了小涡喷发动机降转过程的特性,建立了动态方程,计算结果能为分析发动机故障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