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27篇
航空   245篇
航天技术   24篇
综合类   31篇
航天   6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103.
将基于多目标优化方法的变工况设计思想引入到透平叶栅气动优化设计领域, 以能量法为基础, 提出了二维叶栅型线光顺方法和叶栅自动设计参数化方法,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并行多目标差分进化算法和CFD技术, 发展了叶栅变工况自动气动优化设计方法.对一个透平叶栅选择一亚声速工况和一跨声速工况进行了变工况自动气动优化设计研究.设计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能一次性获得适用于不同工况范围的多个气动性能优良的叶栅, 具有优秀的设计能力和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4.
直接统计模拟位置元方法中的分子表面反射确定论判据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在直接模拟Monte-Carlo(DSMC)方法的位置元方法中准确判断分子是否与某一表面元相撞,直接关系着气动力热的计算精度,是方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发展的分子表面反射判据,使这个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此外,还讨论了分子空间位置坐标的记录方法、分子碰撞对的极限距离、网格自适应等实际模拟技术。与圆球自由分子流准确解和过渡领域贴体网格DSMC模拟结果的比较,证明了上述判据和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5.
针对单通道鸭式弹道修正火箭弹,分析了控制力的产生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舵偏控制方法。简述了弹道修正火箭弹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根据弹体滚转特性,采用周期平均法确定了弹体在俯仰通道和偏航通道的控制分量;基于周期平均力产生的原理,确定舵机换向的次数、换向相位的选择方法,提出了零位过渡的舵偏控制方法,减小舵机瞬时偏转带来的扰动和对稳定性的影响;对比修正能力,采用正弦舵偏控制方法,确定了控制力的最终算法。最后,通过半实物仿真试验验证,表明正弦舵偏控制方法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能够实现良好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为后续的制导控制设计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6.
双级对转压气机全工况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鹏  刘波  曹志远  史磊 《航空动力学报》2014,29(10):2434-2442
为全面提升对转压气机气动性能,以某双级对转压气机为研究对象,基于人工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针对转子2叶片在整机环境下进行全工况优化设计,并对优化前后几何形状、总体性能及流场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对转压气机全工况范围内等熵效率及压比均得到提升,同时流量范围有所增大.在设计点整机等熵效率提高0.3%,近失速点整机等熵效率提高1.5%,喘振裕度上升了6.37%,稳定工作范围得到显著扩大.优化后转子1全工况范围内等熵效率和压比特性变化不大,而转子2全工况范围内等熵效率和压比均有较大提高,其中在设计点转子2等熵效率上升1%,近失速点转子2等熵效率上升2.5%;在近失速点,优化后转子1、转子2、出口导叶(OGV)尖部流场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07.
倾转旋翼机过渡段纵向姿态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倾转旋翼机既存在拉力矢量控制又存在气动舵控制的复杂操纵特性,在纵向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了过渡段操纵控制方案和过渡段转换控制方案。对过渡段平衡点进行配平,计算得出配平工作点处各通道的操纵量,并设计了走廊曲线。采用PID控制和模糊整定技术对过渡段飞行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实现了倾转旋翼机从直升机模式到固定翼模式的平稳转换,并保持高度不变。仿真结果验证了所设计的过渡段控制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8.
109.
《航空发动机》2006,32(2):F0004-F0004
中国每年都制造大量的燃油和燃气设备:在低工况下,这些设备的燃烧效率会大幅度下降,因此,强化燃烧技术的开发在中国引起了高度重视,另外,中国大量使用的燃烧燃油锅炉在冷炉启动时,炉膛易着火爆炸,如何确保锅炉冷炉启运时的安全,防止炉膛着火爆炸,是当今锅炉设计中倍受重视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0.
在某发动机零件生产过程中,涉及到在奥氏体不锈钢上堆焊铝青铜。本文通过对材料的焊接性分析和工艺试验,确定在堆焊铝青铜之前,先堆焊过渡层的焊接工艺,以保证铝青铜堆焊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