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7篇
航空   144篇
航天技术   18篇
综合类   21篇
航天   4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31.
给出了基面为(G1,K=1)Catmull-Rom或(G2,K=2)Catmull-Rom几何样条曲面的五次(G2连续)及三次(G1连续)超限插值过渡曲面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2.
基于Catmull-Rom几何样条的过渡曲面构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了基面为(G  相似文献   
133.
长边条翼身融合过渡曲面的构造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宋遒志  马子领  王建中 《航空学报》2008,29(5):1364-1369
 针对飞航导弹长边条翼身融合过渡曲面的构造展开研究,为满足融合过渡曲面过渡线能够由设计人员确定和长边条面必须是等截面的直纹面等要求,综合应用基于局部重新参数化构造过渡曲面和基于物理的能量曲面造型构造过渡曲面方法,并结合导弹弹身曲面是等截面直纹面的特点,通过构造翼身融合面、长边条面和头锥面3张曲面拼接来构造G-1连续的长边条翼身融合过渡曲面。提出了预先构造中间辅助面和辅助基曲面的方法,通过辅助基曲面和弹翼面上重新参数化局部基曲面间线性组合来构造翼身融合面。通过使中间辅助过渡面的边界切矢与弹身的纵向切矢一致,来保证长边条面与翼身融合面间的G-1连续性。最后利用基于物理的能量曲面造型方法构造与弹身和长边条面G-1连续的头锥过渡面。  相似文献   
134.
针对双螺旋桨推进复合式直升机在过渡阶段存在的操纵面冗余问题,设计了不同操纵机构之间操纵分配系数以及最优俯仰角过渡路线.建立了复合式直升机动力学模型并提出复合式高速直升机操纵策略.对于过渡段以全机功率最优为优化目标,使得操纵杆量连续光滑过渡为边界条件,优化得到最优过渡路线以及不同操纵机构之间操纵分配系数.对于低速阶段会出...  相似文献   
135.
宽直线广泛应用于工程制图、PCB板图绘制等方面,宽直线的效果直接影响着最终输出图形的质量。宽直线的生成涉及许多问题[1],线接头是宽直线生成过程中必须要处理的问题之一,通过使用本文所介绍的两种方法,能有效解决宽直线圆连接和斜切连接的问题,并能获得所希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6.
137.
根据齿轮啮合原理,建立了轮齿的精确齿形。综合分析影响齿根应力的重要因素的基础上,创建了精确的三维动态有限元模型,计算出齿根危险截面测点的应力。最后,将计算结果与权威标准进行对照,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8.
基于hp自适应伪谱法的可调推力最优离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不同最优化指标要求,利用hp自适应伪谱法,对比分析了固定推力和可调推力制动离轨时的参数变化情况.通过研究发现,以燃料最省为优化指标,采用可调推力制动时,飞行器过渡段飞行时间更长,燃料消耗相对较小;而在时间最短指标要求下,可调推力制动虽消耗大量燃料,但能大大缩短过渡段飞行时间,有利于航天器在执行紧急任务时的快速返回.  相似文献   
139.
在复合材料桨叶载荷标定前的解耦或应力应变测量等工作中,会碰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桨叶过渡剖面边界区域测出的应变(或应力)与“平剖面假设”规定不符。文章从某型号尾桨叶载荷标定前解耦调片工作中碰到的现象引出论点,再用有限元对桨叶传力进行建模分析,给出了定性的结论。文章的目的就是从型号中来,再应用到型号工作中去,为今后的复合材料桨叶载荷测量的贴片位置选择起一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0.
杨杰  刘冬华  潘尚能 《推进技术》2017,38(4):779-786
为了理清一体化过渡段中大叶片的引入对涡轮部件气动性能和流动情况造成的影响,以带一体化动力涡轮过渡段的发动机的整个涡轮部件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其流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地面起飞和最大巡航两种发动机工作状态下,一体化过渡段中大叶片的引入对低压涡轮和动力涡轮的性能均有显著影响,膨胀比和功率的影响量级达到1%;低涡动叶和动涡一导轴向力的影响量级分别为2%和5%;动涡一导和动涡一动进口气流角的影响量级分别为0.5°和2.5°。由于地面和空中两种状态下动力涡轮和排气支板的工作状态不同,故一体化过渡段大叶片的引入对其气动损失的影响机理不同,从而造成其损失和效率的变化趋势和量级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