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3篇
  免费   307篇
  国内免费   265篇
航空   601篇
航天技术   1585篇
综合类   64篇
航天   252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269篇
  2013年   235篇
  2012年   362篇
  2011年   405篇
  2010年   244篇
  2009年   322篇
  2008年   338篇
  2007年   195篇
  2006年   182篇
  2005年   199篇
  2004年   243篇
  2003年   178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81.
82.
介绍了载人航天器舷窗玻璃弹抛方案的论证、设计及其原理性试验。通过对国内外舷窗玻璃弹抛方案分析、比较,结合目前载人航天器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手动机械弹抛的方案。该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连接、解锁、弹抛问题。  相似文献   
83.
施金苗  秦文波  罗斌 《上海航天》2003,20(5):1-4,10
介绍了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号载人飞船的基本组成,概述了飞船飞行的各阶段及其构型。分析了飞船的主要特点,以及部分分系统和研制中采用的新技术,并展望了今后"神舟"号载人飞船技术的发展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84.
回顾了 2 0世纪航天火星探测的历史和成就 ,论述了火星探测器飞行轨道的特点 ,展望了 2 1世纪初期航天火星探测的前景  相似文献   
85.
隐身飞机的巨大作用极大地促进了反隐身雷达技术的研制与开发,现代雷达在研制上皆将反隐身探测功能作为其主要性能之一。本文主要阐述国外若干典型的具有反隐身功能的雷达型号与技术。这些型号与技术皆属于美国、俄罗斯及法国正在装备或研制开发的反隐身雷达,反映出当今反隐身的技术水平及21世纪初反隐身雷达发展的技术方向。  相似文献   
86.
《中国航天》2003,(12):39-39
美国航宇局的伽利略木星探测器在用将近8年时间对木星及其卫星进行卓有成效的研究之后,于9月21日以48.2公里/秒的速度撞向木星大气层,并被烧毁,从而结束了它长达14年的太空之旅。该计划最早提出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旨在通过对有“小太阳系”之称的木星系统进行研究来更好地认识太阳系的演化和系外行星特性。1989年10月18日,重1.35吨的伽利略探测器由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并于1995年12月飞到木星上空。途中,它的高增益天线未能展开,使科学家们最终不得不改用低增益天线。由它携带的大气探测装置在58分钟的下落过程中向主探测器发回…  相似文献   
87.
欧空局目前正在研究今后十年的空间探测任务,这些任务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具有研究性的地球探测任务,另一类是可供使用的地球观察任务。这些研究要求的卫星质量不同,小的不足1000kg,大的可达3000kg;功率不同,小的不到500W,大的超过1500W;轨道高度也不同,从500km到800km。除降雨量观测任务由于飞行器结构和系统的限制是在低倾角轨道上执行外,其他大部分任务将在太阳同步轨道上执行。  相似文献   
88.
《中国航天》2007,(4):10-10
2007年3月26日,在中俄两国元首的见证下,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与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局长佩尔米诺夫共同签署了《中国国家航天局和俄罗斯联邦航天局  相似文献   
89.
突起在神舟飞船防热层表面的舱间连接部件要求在再入时尽早烧去,同时又要求具有足够的厚度,这在设计上造成较大困难,为此研制了一套地面试验和分析计算相互配合、反复迭代的设计方法,从而确定了该连接部件的材料与尺寸,并准确地预示了实际飞行的烧蚀现象。神舟飞船的历次飞行结果表明,该部件的性能与设计要求完全相符,从而为所用方法做了飞行验证。  相似文献   
90.
1 引言 2007年4月中旬,中国航天在太空奏响了两曲凯歌.是月11日、14日,中国的第二颗海洋探测卫星--海洋1号B星和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计划中的第一颗导航卫星--北斗M1号卫星(将运行于距地面21500km高度的圆轨道)相继发射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