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9篇
  免费   283篇
  国内免费   216篇
航空   1994篇
航天技术   325篇
综合类   247篇
航天   882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70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51.
在异步电动机的一般数学模型基础之上,提出了本文使用的数学模型。和一般数学模型相比,此模型对异步电动机转子电阻的变化较不敏感。借助异步电动机的期望电磁转矩,推导出了参数化的状态运行点(定子电流和磁链在稳定状态下的值)一最小能量运行点,得到异步电动机的最小能量运行条件。  相似文献   
52.
基于频域的软件接收机多普勒补偿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卫星和接收机之间存在的相对运动,在接收机使用过程中必然会引入多普勒频移。而多普勒频移将导致扩频增益发生衰减,影响捕获工作的完成,因此在捕获过程必须进行相应的补偿处理,去除多普勒频移所产生的影响。本文以时域复指数相乘等于频域偏移原理为基础,采用频域补偿算法替代时域串行搜索算法改进捕获算法,简化了计算过程,节省了频域变换处理计算量,通过实际算例证明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53.
现代高技术战争条件下,电子战任务和电磁环境中威胁信号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复杂,要求电子战支援系统(ESM)天线传感器能够接收和检测各种不同极化的威胁信号,即具有全极化接收能力。本文首先简要的介绍了一种性能优良的天线一双极化曲折天线(DPSA),然后提出了利用单个双级化曲折天线,将现有机载雷达告警接收机升级为全极化接收机系统的四种解决方案,其中重点介绍了基于极化组合/分解思想的第四种方案。  相似文献   
54.
本文结合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程序设计语言课的教学和软件工程的思想、观点和方法,阐明工程的思想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重要性,以及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使之具备软件人员的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55.
多波束和星载数字处理技术已应用于通信卫星。本文采用加权叠接相加算法,从控制波束成形的角度研究并模拟了子带信号的数字信道化。根据算法的特点,提出了信道化的模块化处理方法。对TMS320C25的信道化处理能力也作了初步估算。  相似文献   
56.
概述了国际上软件重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状况,阐明了软件重用技术是提高软件质量特性的有效措施,也是推进航天型号软件开发、应用工程化和标准化的重要技术基础工作,并系统地论述了建设航天软件重用库的必要性、迫切性和可行性,初步提出了航天软件重用库工程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57.
对一体化软件支撑系统的图形生成与分析子系统的功能、设计原则及设计思想进行了介绍,并详细介绍了该子系统的实现方法。该子系统为用户建立了方便、灵活、有效的仿真结果分析处理环境。把仿真中产生的结果数据变为直观的图形曲线,并提供了常用的分析处理手段。  相似文献   
58.
低成本遥测站充分遵照了国家和工业标准,尽量采用市场已有的产品,按照开放系统设计准则和模块化构成方法,以CAD及仿真为开发手段,使系统的寿命周期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   
59.
小卫星星载容错计算机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创新一号低轨存储转发通信小卫星是中国第一颗重量在100公斤以下的小卫星,介绍了其星载计算机系统的设计方案。由于卫星采用了计算机集中管理方式,为保证星载计算机的可靠性,设计中对硬件使用了双计算机热备份冗余设计,星载计算机的可靠性同时通过软件和硬件协同容错设计来实现。卫星的星务管理、遥测、遥控、姿态控制、电源管理、通信控制、轨道控制等都需要通过计算机软件完成,介绍了这些软件的主要功能和容错设计。创新一号星载计算机采用了多项新技术,并经过了一年多的飞行测试验证,达到了预定的运行目标,星载计算机圆满完成了各项设计功能,证明了卫星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0.
介绍了Citect工业控制软件的主要功能、特点,并对应用Citect开发工程的步骤及其在石油试验环道自动监控系统的应用实例进行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