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6篇
航空   16篇
航天技术   61篇
综合类   2篇
航天   6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经过近7个月的飞行,当今世界最先进、最大的人造火星卫星——“火星侦察轨道器”(MRO)于2006年3月10日与火星交会。举足轻重这次飞行任务价值7.2亿美元,是美国航宇局二十一世纪头10年内发射的最后一个火星轨道器。其成像系统分辨率是以往其它系统的6倍。该探测器能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2.
黄永明 《太空探索》2005,(10):20-23
火星的探索就像一场接力跑,两部漫游者机器人还没有停止工作,另一架性能超群的探测器就已经启程,8月12日,美国航宇局的“火星侦查轨道器”(Mars Reconnais.sance Orbiter)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由大力神5号火箭搭就升空,开始了它的火星之旅。  相似文献   
113.
《国际太空》2009,(12):40-40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10月23日宣布将其“金星气候轨道器”(原称行星-C)命名为“黎明”,并向全球各地的人们征集留言,以刻在一个铝盘上,随探测器飞往金星。“黎明”质量约600kg,定于2010年5月前后由H-2A火箭发射,同年底进入绕金星轨道,工作寿命至少2年。  相似文献   
114.
智浩 《太空探索》2011,(4):48-51
虽然美国航天飞机铸就了巨大的辉煌,但是它将在2011年发射3架次后退役,这是为什么呢?千方百计难圆满为了极大提高运输能力,航天飞机当初被设计得很复杂。它里面有3500个  相似文献   
115.
每月小抄     
《飞碟探索》2012,(9):6-7
[天文]美国航空航天局科学家近日在由火星勘测轨道器上的高分辨率成像科学实验相机拍摄的一张火星照片上发现了一个罕见的洞穴。照片显示。在火星帕蒙尼斯火山的斜坡上,出现一个明显的陨石坑状洞口。陨石坑似乎通向一个地下洞穴,洞口的右侧被部分照亮。这个洞口直径大约为35米,深度大约为20米。  相似文献   
116.
真实气体效应对高超声速轨道器气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基于一个7组元6反应动力学模型,采用NND差分格式求解化学反应Navier-Stokes方程,数值研究高超声速轨道器的绕流特性。重点讨论了轨道器气动特性在真实气体效应作用下对不同来流状态和不同舵偏角的敏感性。研究表明:真实气体效应主要发生在物面附近很薄的激波层内,缩短了激波的脱体距离,使激波层变薄,流动变量的梯度变大;空气的离解和电离导致轨道器的阻力系数比完全气体计算值低,压心位置前移。小攻角下,升力系数和俯仰力矩系数的真实气体计算值高于完全气体计算值,大攻角情形则相反。此外,小攻角时真实气体效应产生小低头力矩,而大攻角时产生小抬头力矩。单就舵面而言,真实气体效应使其阻力系数增大,使其升力系数和俯仰力矩系数在小攻角且非负舵偏角时变小,在大攻角且负舵偏角时变大。特别地,真实气体效应仅在零攻角且零舵偏角时对舵面的压心位置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7.
6月19日 NASA 宣布"火星勘测轨道器"(MRO)已经成功地改变了围绕火星运行的轨道高度并使得轨道飞行时间缩短。现在 MRO 所处的任务阶段称为"空气动力制动"阶段,该阶段从3月底开始(当时 MRO 的飞行轨道是一个非常狭长的椭圆),将于9月初结束,之后 MRO 的飞行轨道将是近似圆形。此后 MRO 的  相似文献   
118.
经过近7个月的飞行,当今世界最先进、最大的人造火星卫星——“火星侦察轨道器”(MRO)于美国东部时间2006年3月10日进入火星轨道。  相似文献   
119.
《中国航天》2003,(12):38-39
为缓解预算压力,欧空局空间科学委员会最近决定砍掉原定于2007年发射、旨在寻找行星的项目以及原定于2011年发射的贝皮·科伦布项目下的水星着陆器项目。但贝皮·科伦布项目下的两个水星轨道器(包括日本的一颗卫星)未受到影响。称为艾丁顿的行星搜索探测器需要约2亿欧元的预算,而水星着陆器则需2.5亿欧元。有关人员解释说,由于一些探测器发射推迟和仪器成本超支,欧空局的空间科学预算遇到了很大麻烦,取消上述两个项目是为了在预算上取得回旋的余地。委员会也曾考虑保留艾丁顿,而取消称为“激光干涉仪空间天线”(LISA)的项目,但最终经过平…  相似文献   
120.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05,(3):44-44
美国航宇局1月12日在卡纳维拉尔角使用波音一次性运载系统公司的德尔它2-7925-9.5运载火箭发射了“大冲撞”彗星探测器。该探测器由1020公斤的飞越器(轨道器)和370公斤的撞击器组成,其中撞击器将在今年7月4日撞向坦佩尔1彗星,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