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2篇
  免费   223篇
  国内免费   514篇
航空   525篇
航天技术   1050篇
综合类   71篇
航天   236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221篇
  2011年   252篇
  2010年   195篇
  2009年   193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113篇
  1993年   85篇
  1992年   92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29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航天器工程》2010,(4):79-79
据美国《国防杂志》2010年6月22日报道,在即将出台的美国防部姿态评估中,将认可更小、更快速人轨卫星的“作战及时响应型太空”(ORS)概念。1)及时响应型太空概念受到推崇。在国防部副部长林恩将向国会提交的《太空姿态评估报告》中,及时响应型太空概念将是其中的重点部分之一。林恩称:  相似文献   
992.
从航天器产品研制现状和需求出发,探讨了数字化制造的内涵,提出了航天器产品数字化制造的总体思路,并对关键环节包括信息流打通、过程管控与闭环、条件保障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结合当前航天器产品数字化制造工程化应用推进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如建立配套管理机制和规范体系并有效落实、关注信息流打通和闭环管控等。  相似文献   
993.
空间站工程大吨位载人航天器均在海南文昌发射场发射,面临盐雾效应这个新的环境要素。文章针对海南文昌发射场盐雾环境对载人航天器的影响开展分析和验证工作,研究文昌发射场盐雾水平,分析盐雾效应产生机理和常规盐雾模拟试验方法,针对载人航天器测发流程特点提出主动盐雾防护与盐雾效应摸底试验相结合的工程方法。基于盐雾效应机理总结提出的盐雾效应筛查表格可指导开展沿海地区发射航天器的盐雾防护设计和敏感因素筛查。  相似文献   
994.
《航天器工程》2017,(1):120-126
从测试方法、测试计划、测试模式、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测试工具等方面对航天器系统级测试进行了探讨。测试方法主要包括测试覆盖性分析法、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测试方法、面向对象或面向过程的测试方法等;测试计划参考了NASA航天器的分类方法,包括对低成本卫星、商业卫星及载人航天器等三大类航天器进行了论述;测试模式包括任务组织方式、测试系统部署方式及人员配置等;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包括软件测试方法、基于模型的测试方法及试验测试方法等;测试工具主要包括手动工具、自动化工具、信息化管理工具等三个发展阶段。此外,文章还对当前航天器系统级测试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95.
996.
为了验证舱门送风/管道回风舱段间通风边界模拟的可行性,研究出口边界、舱内通风和舱段间通风流量对舱内流场的影响,分析了舱门送风/管道回风舱段间通风的特点及相应的模拟边界形式,并采用数值模拟的办法比较了舱段间通风和采用模拟边界后两种状态下舱内热状态的差别.结果表明,当舱段间通风边界不在舱内通风换热主要发生区域时,舱内环境参数在舱段间通风及采用模拟边界两种状态下差别不大,同时当舱段间通风量小于7 m3/min时,改变舱段间通风流量对模拟边界准确性影响不大,这说明模拟舱门送风/管道回风舱段间通风边界可行.  相似文献   
997.
《航天器工程》2016,(6):86-93
以综合电子系统层次模型为基础,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分布式航天器综合电子系统设计方案。该方案以标准通用硬件模块、ASIC芯片、分层总线体系结构和空间通信协议体系作为基本的技术支撑,采用分布式的协同和并行处理,既可以提升信息网络服务能力和信息计算处理能力,也可以实现硬件模块和资源的共享及任务迁移和系统重构。在航天器上的应用表明:此方案可有效提升综合电子系统的运行效率及任务处理能力,增强综合电子系统对故障的容忍和处理能力,也能够显著提高综合电子系统的研制效率和产品化程度,使综合电子系统为构建高可靠、智能化的航天器提供所需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998.
《航天员》2008,(1):51-51
浙江诸暨的黄敏婕问:是不是航天员在天上的每一个动作地面上都能看到?他们的隐私怎样能够得到保护?航天员答:航天员的隐私将得到充分保护,他们在天上的每一个动作,地面上当然不是都能看到的。载人航天器座舱内设有功能完善的检测系统.包括图像监视器。但是,检测系统主要用以测量、监视航天器各功能系统的工作状态,检测座舱内部的环境参数,用以保证航天器的正常工作.保证航天员安全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同时也  相似文献   
999.
问与答     
白杨-M问:1、什么是脉冲多普勒雷达?答:脉冲多普勒雷达就是工作在脉冲波形下的一种多普勒雷达,其工作原理是对脉冲列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并对其单根谱线进行滤波,以测得目标的径向速度和距离。与一般时域检测的脉冲体制雷达不同之处是,脉冲多普勒雷达是频域检测,对回波脉冲列进行频谱分析,利用运动目标的回波信号具有多普勒频移的特点,将  相似文献   
1000.
阐述载人航天器地面总装过程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以控制载人航天器总装过程舱内污染物浓度为目标,分析可能污染源、筛选重点监控目标污染物种类、研究污染物采样分析技术、确定目标污染物最大容许浓度的系统研究总装过程舱内污染物控制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