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49篇 |
免费 | 269篇 |
国内免费 | 180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281篇 |
航天技术 | 230篇 |
综合类 | 176篇 |
航天 | 4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篇 |
2023年 | 81篇 |
2022年 | 109篇 |
2021年 | 93篇 |
2020年 | 75篇 |
2019年 | 82篇 |
2018年 | 58篇 |
2017年 | 50篇 |
2016年 | 68篇 |
2015年 | 58篇 |
2014年 | 64篇 |
2013年 | 81篇 |
2012年 | 98篇 |
2011年 | 88篇 |
2010年 | 75篇 |
2009年 | 83篇 |
2008年 | 77篇 |
2007年 | 89篇 |
2006年 | 71篇 |
2005年 | 68篇 |
2004年 | 47篇 |
2003年 | 46篇 |
2002年 | 45篇 |
2001年 | 58篇 |
2000年 | 41篇 |
1999年 | 41篇 |
1998年 | 40篇 |
1997年 | 42篇 |
1996年 | 31篇 |
1995年 | 26篇 |
1994年 | 32篇 |
1993年 | 31篇 |
1992年 | 35篇 |
1991年 | 38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通过将虚拟单元制造系统与准时生产结合起来,可以将准时生产的应用范围扩大到成批生产、单件小批量生产范围,提高航空企业的生产柔性和设备利用率,减少各种浪费,降低生产成本,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92.
Collar网格的生成及其在嵌合体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应用双曲型方程生成表面网格和空间网格的方法成生Collar网格,并将Collar网格应用到嵌合体技术中,在保证计算网格的生成方便快捷而且网格质量高的前提下,有效地解决了为物体结合部的内外边界点寻找插值单元的问题。经数值计算验证,用本文方法求解有结合部的复杂组合体绕流可以得到精确可靠的数值结果。 相似文献
93.
《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2017,(1):32-35
为探究超紧凑燃烧室内流场结构和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根据相似原理,搭建了超紧凑燃烧室内冷态流场水流模拟实验装置。用红墨水作示踪剂,显示超紧凑燃烧室周向环腔内不同位置的流场轨迹。在满足与水流模拟实验雷诺数相等的情况下,以空气为介质用Fluent软件对超紧凑燃烧室内冷态流场进行数值模拟。数值模拟与水流模拟实验结果对比表明,所得流动轨迹形状相似,运动趋势一致。利用水流代替空气流研究超紧凑燃烧室内冷态流场特性,能更直观地验证流场结构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4.
环境减灾-1A、1B卫星于2008年9月6日发射升空,至2013年7月20日,2颗卫星的4台宽覆盖多光谱CCD相机、1台超光谱成像仪(HSI)和1台红外相机(IRS)已在轨稳定工作近5年,共获取超过61万景2级地面遥感图像数据。文章对在轨运行的光学载荷遥测参数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DC/DC电压遥测变化量不超过5%,关键光机部位温度遥测变化量小于2.25℃,转动部件电压和电流遥测变化量小于1%,遥测参数均在设计范围内,显示光学载荷在轨稳定正常工作。最后,综合分析了光学载荷图像数据应用情况,分析表明:光学载荷图像数据具有较强的地物影像分类、提取和分辨能力,与国外同类卫星比较,水体识别符合度达到90%以上,旱情分级符合度大于66%,光谱分辨率达到5nm,积雪范围提取精度达到90%以上,在各类应用领域发挥了较大的效能。 相似文献
95.
2013年,国外高超声速技术保持快速发展态势。美国成功地进行了X-51A的第4次飞行试验,实现超燃冲压发动机技术的重大突破;洛马公司提出新型高超声速飞机SR-72的研制计划,国防高级研究项目局(DARPA)发布“试验性空天飞机”(XS—1)招标公告,继续拓展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未来应用。 相似文献
96.
97.
《航空精密制造技术》2019,(3):30-30
近期,航空工业精密所依托“机器人智能磨削单元技术”,“高涡静子外环半径和轮廓测量”等项目,针对线激光测头特性,多测头组合同步的测量方法开展试验,并在线激光双测头空间位姿标定技术与数据融合技术方面取得突破。通过对标准圆棒和叶片样件的测量对比,验证了该项技术的有效性,精度达20微米,效率比点激光扫描方式提高90%,实现了使用线激光双测头对工件曲面开展高效测量。该技术应用广泛,可用于精锻叶片进排气边轮廓的高效测量,是叶片自适应硬磨削的数据来源和基础。 相似文献
98.
《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2014,(2)
为研究燃烧环结构对涡轮叶间燃烧室的性能影响,通过改变燃烧环的径向长度,设计出6种不同长宽比的燃烧环模型,并利用FLUENT软件的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PDF燃烧模型和离散相模型,对涡轮叶间燃烧室三维两相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受高温燃气与主流掺混程度的影响,不同长宽比燃烧环内速度场及温度场差异明显,从而影响燃油液滴驻留时间和出口温度分布;合理选择燃烧环的长宽比,能有效改善涡轮叶间燃烧室的燃烧效率、总压损失和温度分布。本研究可为涡轮叶间燃烧室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