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27篇
航空   196篇
航天技术   11篇
综合类   17篇
航天   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为了深入认识低温射流在超临界压力下的流动特性,将真实流体热物性模型写入开源CFD程序OpenFOAM平台中,开发出了用于模拟超临界压力下流动过程的均相求解器。针对液氮跨临界、超临界射流进行大涡模拟,研究了环境条件变化对于低温射流流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的真实流体模型能够在广泛的温度与压力范围内准确计算流体的热物理性质,在此基础上开发的均相求解器能够准确描述超临界条件下的低温射流,其流动特性主要表现为稠密液体与环境气体之间的剪切层不稳定以及湍流混合,此类变密度射流在湍流充分发展区域同常密度射流一样具有自相似特性;超临界射流相比于跨临界射流具有更高的混合效率以及更短的液核穿透长度;环境温度升高以及环境压力降低均使得低温射流与周边气体之间的密度梯度增加,对剪切层中不稳定波动的发展起到抑制作用,导致了射流液核长度的增加以及扩张角度的减小。  相似文献   
52.
采用碳氢燃料冷却壁面是超燃冲压发动机常用主动冷却方式。为减轻主动冷却通道结构重量、提高冷却效率,本文探讨了以网格结构为填充的新型通道,从结构轻质化、流动特性及综合传热能力等方面与常规矩形主动冷却通道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工况下,由错排网格填充的冷却通道结构综合性能最佳,其减重效果达39.93%,壁面温度显著下降,且努塞尔数最高达到光通道的2.156倍。从流动传热机理分析可看出,网格前缘冲击效应形成的马蹄涡和后缘附近发卡涡结构对强化传热贡献最大,扰动边界层和激发湍动能也是强化传热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3.
方形通道内超临界碳氢燃料传热恶化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彦红  李素芬 《推进技术》2016,37(12):2377-2384
为了深入理解火箭发动机再生冷却过程中碳氢燃料的流动传热规律,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结合增强壁面处理方法对非对称受热(上壁面外侧加热)方形冷却通道内超临界压力甲烷的对流换热进行了数值研究。重点考察了加热壁面内侧的传热恶化以及由传热恶化和固壁热传导共同作用引起的热流异常传递现象,拟合得到了传热恶化的临界热流密度和起始内壁温关系式、加热侧内壁面和侧壁面内侧平均热流密度的预测关系式。结果表明:当外壁热流密度和质量流速比值高于0.288 k J/kg时,近壁流体流动加速诱发了加热侧内壁面的传热恶化;同时,固体区域温度畸变导致加热侧内壁面热流密度减小,热流更多地向侧壁面内侧传导。运行压力越低,该现象越显著。  相似文献   
54.
通过对1000MW超超临界锅炉四级过热器出口集箱和主蒸汽管道进行试验研究,发现锅炉管道存在环缝焊接式样不合格的问题.通过对管道SA-335P122材料进行力学性能分析,并结合试验数据,提出了新的工艺流程,采用了新的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艺,通过试验验证了焊接流程的合理性,使产品制造一次合格.  相似文献   
55.
张彦军  段卓毅  雷武涛  白俊强  徐家宽 《航空学报》2019,40(4):122429-122429
为了实现绿色航空节能减排的目标,层流设计技术成为飞行器设计者的研究热点。对于跨声速客机而言,超临界自然层流机翼设计技术将显著减小飞行阻力,提升气动性能,减少燃油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首先,基于高精度边界层转捩预测技术耦合翼型优化设计系统,实现超临界自然层流翼型设计;经过合理的翼型配置,形成超临界自然层流机翼。转捩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自然层流机翼的层流流动特性良好。然后,以比例为1:10.4的试验模型在荷兰高速低湍流度风洞进行边界层转捩风洞试验,使用温度敏感材料涂层(TSP)技术拍照获得机翼表面在不同马赫数、雷诺数和迎角工况下的层流-湍流分布。最后,通过超临界自然层流机翼边界层转捩试验结果,探讨了该类型机翼的转捩特性随来流参数的变化规律,总结了超临界自然层流机翼设计的关键因素。此外,该模型也可用来验证边界层转捩预测技术在超临界、高雷诺数工况下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56.
介绍了大型飞机气动设计中的机翼设计、机身设计、增升装置设计、小翼设计、尾翼设计、机翼机身整流设计、机翼发动机干扰设计中需注意的问题,着重介绍了机翼设计中的翼型设计部分.  相似文献   
57.
脱水污泥真空干燥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制的小型实验台对真空状态下污泥的干燥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分别在三种温度(90℃、105℃、120℃)、不同真空度(0.02MPa、0.04MPa、0.06MPa、0.08MPa)和大气压下,柱状污泥(Φ=6mm,L=40mm)样品进行实验研究。实验数据分析表明:污泥真空干燥过程中没有恒速干燥期,这与水果干燥过程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58.
超临界CO_2清理技术在航空电子上的应用消除氯氟烃(CFC)以及其它臭氧贫化化合物对环保的影响受到人们关注,国外已制定了时间进度表。超临界CO2(SCCO2)在这方面有可能起到重要作用。研究表明,SCCO2可有效地用于航空航天电子工业中的许多清理工序...  相似文献   
59.
参考目前天然气管道中常用的干燥方法,并以此为基础,简述了干燥剂法、流动气体蒸发法和真空干燥法的原理。通过对几种干燥方法的比较并且计算了真空干燥的时间,最终决定采用氮气干燥和真空干燥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对推进剂贮罐的干燥。  相似文献   
60.
超临界自然层流翼型是在超临界翼型和自然层流减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优良的气动特性,是发展新型干线客机的关键技术。本文采用数值优化方法设计超临界自然层流翼型,得到了性能比较优良的翼型。与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二所的实验资料进行比较,说明本文的方法是可靠实用而又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