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19篇
  免费   1211篇
  国内免费   1118篇
航空   6979篇
航天技术   1562篇
综合类   991篇
航天   3816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337篇
  2022年   263篇
  2021年   372篇
  2020年   395篇
  2019年   416篇
  2018年   328篇
  2017年   324篇
  2016年   353篇
  2015年   393篇
  2014年   504篇
  2013年   432篇
  2012年   658篇
  2011年   651篇
  2010年   526篇
  2009年   546篇
  2008年   641篇
  2007年   650篇
  2006年   522篇
  2005年   563篇
  2004年   530篇
  2003年   507篇
  2002年   357篇
  2001年   359篇
  2000年   388篇
  1999年   257篇
  1998年   304篇
  1997年   302篇
  1996年   218篇
  1995年   194篇
  1994年   191篇
  1993年   166篇
  1992年   147篇
  1991年   131篇
  1990年   137篇
  1989年   141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对航空企业质量管理工作要点进行了总结,在中国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质量管理工作中进行了实践并取得一定成效,同时探讨了质量管理工作的改进方向。总结的质量管理工作要点对企业提升质量管理工作成效,全面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2.
一、小组概况 本QC小组成员由技术开发部、质量管理部、质量检验部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机加车间的工艺生产人员联合组成,肖志华总工程师担任组长。小组成员具备优良的综合素质。本次Qc小组活动是针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弹头壳外观质量问题,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按照PDCA循环程序,通过工艺改进,解决了问题,提高了产品合格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93.
自适应机翼技术研究可分为通过机翼结构较小尺度变形的流动控制设计和较大尺度改变机翼几何构型的A适应结构设计两个范畴。改变机翼构型的自适应结构义包括可变前后缘结构、扭转机翼盒段结构、可变展弦比机翼结构这三种实现方式。根据日前自适应机翼技术的研究现状,归纳出了实现机翼自适应功能的两种途径,其中,采川智能材料结构进行驱动控制的研究代表了自适应机翼技术的发展趋势,而基于传统材料结构的自适应机翼技术则在现阶段更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4.
对高精度温度控制系统中常用的模拟控制方式、数字控制方式和模拟/数字控制方式作了比较,目的在于找到既能满足计量检定恒温装置所需的技术指标、又方便实用的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995.
由于市场环境不同于发达国家,我国上市公司外部审计的内在动力主要在于弥补内部治理不足,而不是利用审计师声誉向市场传递信号;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驱动下,大型审计师对于内部治理较好、审计风险较小的公司采取了“低风险一低投入”策略,对优质公司的财务报告质量改善程度较低,但是对于公司治理较差客户的财务报告质量改善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996.
评审是在研制过程决策的关键时刻.全面系统地检查设计输出是否满足设计输入的要求.发现设计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加速设计成熟,降低决策风险。航天产品的技术评审一般包括阶段评审、关键点评审和专项评审.评审分类见表2.  相似文献   
997.
介绍了在低速增压风洞模型支撑系统中以单片机为核心构建的角度机构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利用单片机接口电路实现了对伺服电机的控制及与上位机之间通信、数据传榆,解决了模型支撑系统中由于机械回差带来的精度问题以及角度机构支杆非线性运动带来的模型控制问题,达到了风洞试验要求的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998.
现代测控系统的测量对象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分散,信号采集和控制终端节点呈现开放式、网络化分布式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99.
经过大刀阔斧的改革之后,北美各大航空公司在成本控制上已先行一步,尽管同样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曾经亏损严重的北美民航市场却有可能先于欧洲、亚太地区的同行,在2009年重见盈利的曙光。  相似文献   
1000.
2006年9月19日我或许是第一个驾驶过米格-23的中国人。由于历史的原因,虽然这种飞机在1967年就已经首飞,但中国人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真正有机会接触和体验该机。关于米格-23有太多的传奇故事,它是苏联生产的最多的二代机之一,共生产了4000多架,出口到世界近20个国家;它曾经有过击落以色列的 F-4鬼怪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