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0篇
航空   145篇
航天技术   12篇
综合类   15篇
航天   5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冲角变化对涡轮叶栅内间隙流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航空发动机涡轮工作效率的损失很大程度在于涡轮叶尖间隙损失,而叶尖区域泄漏流动的形成机理强烈地依赖于叶栅的运行工况,因此有必要研究来流冲角的变化对涡轮叶栅内间隙流动的影响.为此在低速风洞中对三套不同叶片积迭线形状的矩形叶栅进行了实验,测量了间隙内以及沿流动方向8个横截面的气动参数.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认为随着冲角的增加叶顶压差与端壁流道横向压力梯度增大,同时叶栅的总流动损失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42.
冲角变化对涡轮静叶栅流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亚临界600MW汽轮机高压第九级静叶原型和改型叶栅的变冲角气动特性,对两套环形叶栅在0°和±10°冲角下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低速环形风洞中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冲角变化仅影响改型和原型叶栅流道前半部分的横向压力梯度,对流道后半部分的流动影响不大;与原型叶栅相比较,改型叶栅不仅降低了流动损失,而且比原型叶栅具有更好的变冲角特性.  相似文献   
43.
航空发动机电子控制器可测试性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边界扫描的测试思想,提出了1种航空发动机电子控制器可测试性设计方案。通过器件管脚的边界扫描单元,在板级甚至多个目标板组成的复杂系统间,构建了1条在集成电路边界绕行的移位寄存器链,可以实现复杂集成电路的嵌入式测试。该方案还可以实现故障注入,对航空发动机电子控制器机内自测试(B IT)能力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44.
限制励磁方法在无刷交流发电机数字电压调节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限制励磁电流功能对无刷交流发电机加载过渡过程的影响,得到了设置励磁电流限制值的方法。采用了曲线拟合的方法对变速无刷交流发电机的励磁电流限制值进行了设置,而且拟合公式是与理论推导相一致的。按照本文的励磁电流限制值拟合方法可以保证无刷交流发电机在整个转速范围内都有良好的加载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45.
跟踪微分器在变流量燃气发生器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柴金宝  陈雄  何坤  周景亮  李旭东 《推进技术》2019,40(5):1153-1168
变流量固冲发动机(VFDR)工作时,常采用PID控制器控制燃气发生器内燃气压强。对于阶跃或方波形式的压力指令,往往由于误差信号的突变使执行机构瞬时输出的控制力过大,产生较大的燃气压强超调与燃气流量负调,严重影响了控制系统的性能。为解决上述问题,在常规的PID控制器基础上,引入跟踪微分器(TD)给压力指令信号合理地安排一个快速无超调的过渡过程并提取微分信号。然后令燃气压强跟踪这个安排的过渡过程,使压强达到期望值。通过对变流量燃气发生器的非线性模型进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PID控制器,无论压力指令在高或低压强范围内,所提出的控制器均具有更高的稳态精度和快速性,压强的超调量不超过3.7%,响应时间在1s以内。此外,该控制器在抑制燃气流量的负调量上展现了巨大的优势,可将最大负调量减小2.7~3.25倍,显著地提升了VFDR的性能。  相似文献   
46.
根据工作实践和总结,提出材料及其试验方法标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本厂实际,采取了一系列相应措施,促进了标准的实施。  相似文献   
47.
在冲压生产过程中,认真做好冲压件的工艺分析,灵活运用摵秃霞负螖理论通过优化冲压件技术设计,大小零件套裁、合理利用板材公差、应用冲裁排样的计算机辅助技术(CAD/CAM),可以优化冲压件的冲裁排样,实现小无废料冲裁。  相似文献   
48.
一、问题的提出 П型材是SFQ69系列大客车顶盖骨架上的一个重要零件,由于在落压成形时形成了双曲面,给切断两端头带来了困难。采用手锯锯割,劳动强度大、效率低,难于保证质量;采用无齿锯切割,每锯割10余件就要更换一个锯片,既不经济,又难于保证质量。因此,去除П型材端头成了生产中的难题。 二、问题的解决 在冲床上加工П型材端面,既能提高生产效率,又能确保质量,这是一个较为理想的加工方案。其实施难点在于: 1.П型材的弯曲度大,在冲床上偏离压力中心,会损伤滑块; 2.П型材上两个高达50mm的立边(见图1A剖视图)冲切也较困难; 3.П型材难于定位,使协调尺寸无法控制; 4.装夹必须方便,才能提高效率。 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反复研究,实地观察,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设计了一种比较理想的冲模。由于采用了合理的冲切刃口,使得冲切顺利,排料流畅,解决了生产关键。加工一件产品(冲切两个端面及装夹)只需半分钟,不仅节省了大量锯片,而且使工效提高了近20倍。  相似文献   
49.
从实例出发,详细论述了如何由已知零件,设计出冲孔模凹模的过程。  相似文献   
50.
王海 《航空发动机》2023,49(4):80-85
军用航空发动机寿命验证是多学科交叉、多部门协作的系统工程。为了确保发动机寿命期内的使用安全性、可靠性和 经济性,一般按照“设计分析-零部件/成附件试验-地面整机验证-外场使用验证”的方法和流程进行,发动机寿命验证与规划工 作需要坚持顶层规划,分为“论证、设计、验证、使用、批产”5个阶段,针对不同阶段的特点各有侧重。整机寿命长试应合理选择时 机和方式,在性能验证阶段主要采用1∶1持久试车方式进行摸底,在性能鉴定阶段主要采用加速任务试车方式进行验证。能力渐 进提升是大型复杂装备的发展规律,需要科学把握航空发动机寿命验证和提升的关系,力争“寿命设计一步实现”,通过“地面试 验-外场使用-全寿命评估”的方式,实现“寿命逐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