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0篇
航空   38篇
航天技术   15篇
综合类   16篇
航天   20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马援 《国际航空》2008,(2):22-23
通过Air+等项目,作为世界顶级飞机制造商的空中客车公司正向客户服务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史向利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揭示了这种趋势背后的原因,此外他还介绍了A380落户中国的准备工作和备件物流发展的新动态。  相似文献   
82.
5月11日,俄罗斯联邦驻华大使馆洋溢着喜庆的节日气氛。中俄航天界的领导、专家和航天员隆重集会,纪念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完成人类首次太空飞行50周年。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拉佐夫大使首先致辞,回顾了由前苏联开创的人类载人航天事业,缅怀了世界第一位航天员加加林的英雄事迹。  相似文献   
83.
《中国民用航空》2011,(8):31-32
西藏航空作为一家新生的航空公司,自诞生之日起即运营着世界上难度最大的航线,它究竟是一家怎样的航空公司?是如何保证安全与服务的?带着这样的疑问,本刊记者对西藏航空董事长徐波进行了独家专访。  相似文献   
84.
《中国航天》2009,(11):5-6
在第40届世界标准日到来前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袁洁接受了中国航天报记者的采访.畅谈了如何正确理解和贯彻落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标准化战略转型指导意见》的精神.更好地实现标准化战略转型。  相似文献   
85.
刘跃 《国际航空》2008,(11):30-30
改革开放30年来,中航技对外签署的各类转包生产合同总金额达34亿美元,交付各类航空产品金额11亿美元,称得上是中国航空工业转包生产的开拓者和组织者,也是其国际合作的主窗口和生力军。不久前,本刊记者采访了中航技国际合作部的张赫然部长和转包生产部的杨春生部长,他们参与并见证了中国航空工业国际合作的发展历程,了解中外企业在各方面的差异和我们的不足,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86.
再见!747     
4月6日晚上19:07,当新航最后一架波音747飞机平稳地降落在新加坡樟宜机场后,客舱内乘客的掌声和欢呼声再次响起。这一天,在新航营运了40年的波音747飞机回到了起点!透过客舱窗  相似文献   
87.
彭健 《国际航空》2010,(6):56-58
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在中国市场从零起步的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已占据了中国支线飞机市场的半壁江山。在巴西航空工业公司进入中国市场10周年之际,本刊记者采访了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关东元先生。  相似文献   
88.
张正国 《国际航空》2010,(10):32-35
<正> C919系统供应商概览去年5月26日,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与国内9家飞机机体供应商签署了谅解备忘录,C919大型客机机体供应商基本确定。截至今年9月21日,C919客舱核心系统合作意向书签订之后,除去座椅、厨房、盥洗室等客户选装项目,C919主要系统的国内外供应商选择工作也基本尘埃落定。经过1年多时间的谈判,中国商飞共完成了14个主要系统(38个工作包)的LOI签署工作,共签署了34份合作意向书。  相似文献   
89.
1 美国航空航天局领导人相关论述及反应 1.1 关于"航天飞机和空间站是错误的"主要论述 □□航天飞机和空间站几乎是过去30年中美国载人航天计划的全部,然而现在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领导人认为都错了.《今日美国报》报道,2005年9月记者采访了NASA局长格里芬,当问到航天飞机是否是一个错误时,格里芬说,"我的看法是这样的,这种设计是极端冒险,公正地说几乎是不可行的途径".当记者问到空间站是否是一个错误时,格里芬说,"如果由我来做决策,我们不会再研制还在研制中、还在轨道上组装中的这种空间站".格里芬局长坦率承认,NASA这两个最大规模的航天项目是两个巨大的错误.他告诉《今日美国报》记者,过去30年几乎所有的美国载人航天计划都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