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0篇
  免费   1038篇
  国内免费   492篇
航空   3512篇
航天技术   640篇
综合类   354篇
航天   1324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223篇
  2022年   188篇
  2021年   237篇
  2020年   260篇
  2019年   266篇
  2018年   169篇
  2017年   194篇
  2016年   244篇
  2015年   249篇
  2014年   231篇
  2013年   239篇
  2012年   283篇
  2011年   302篇
  2010年   244篇
  2009年   261篇
  2008年   255篇
  2007年   306篇
  2006年   258篇
  2005年   190篇
  2004年   161篇
  2003年   168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扼要介绍了制导精度分析的方法及其有关问题和工具误差模型系数分离的意义。为保证制导精度指标,进行制导误差分析和提高制导精度,探讨在我国国情下实现误差系数分离的途径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2.
文中介绍调频接收机模块优化设计方法。系统设计含4部分①确定指标②分配指标、作系统电平图③按电平图用模块构成系统通用部分④设计特点部分。文中以可编程遥测接收机高频组合为例作了简介。文中对模块设计的优点作了说明,给出有关电路框图  相似文献   
73.
用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的18mm口径二级轻气炮(TLGG)和20 J激光驱动微小飞片装置(LDFF-20)对用作航天器舷窗玻璃的熔融石英玻璃的超高速撞击损伤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和分析.其中,TLGG发射的球形铝弹丸直径分别为1 mm和3 mm,速度2~6.5 km/s;LDFF-20发射的圆柱形飞片厚度7 μm,直径1 mm,速度1~8.3 km/s.撞击结果为:对12 mm厚的熔融石英玻璃,直径为3mm的弹丸甚至在2.8 km/s的低速下就将其穿透,而直径为1 mm的弹丸在6.5km/s的高速下没有穿透,这说明弹丸直径对撞击损伤特性有很强的影响;LDFF-20发射的微小飞片的撞击仅在玻璃表面产生很浅的凹坑,没有裂纹产生,但微小飞片的累积撞击损伤明显地降低了玻璃的透光性.实验初步获得了侵彻深度PC、侵彻直径D1与弹丸撞击速度Vp、弹丸质量Mp之间的经验关系.依据实验结果和目前的微流星体/空间碎片(M/OD)环境工程模型,建议对于高度为400 km、轨道倾角42°、寿命为3年的典型航天器,其舷窗玻璃的临界安全(非穿透)厚度至少为12mm.  相似文献   
74.
炭/炭复合材料防氧化涂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近两年国内外开发的几种C/C复合材料高性能抗氧化涂层的微观结构和高温氧化行为,表明SiC-Al2O3-莫来石、SiC晶须增韧陶瓷、硅酸钇等涂层1500℃静态空气环境下均具有长时间防氧化能力,部分涂层还具有优良的抗热震性能。其中采用原位形成法制备的硅酸钇涂层具有极佳的抗氧化性能,可在1600℃空气中对C/C复合材料有效保护200 h。此外,还介绍了部分涂层的失效机理,并就C/C复合材料抗氧化涂层下一步研究重点提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75.
介绍一种应用于FM/FM遥测系统的微型副载波解调器,相时于传统副载波解调器单独使用硬件进行解调处理的模式,系统在硬件上直接对多路副载波信号进行高速采样,然后将数据通过USB2.0总线实时上传到计算机,利用计算机强大的数字运算能力对副载波信号进行解调。这种方式极大地减小了硬件系统的尺寸和成本,并且便于实现对FM/FM遥测信号的存储和进一步分析处理。  相似文献   
76.
高精度惯性平台误差自标定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考虑框架轴、陀螺和加速度表安装误差的备件下,推导了惯性平台陀螺仪和加速度表的通用输出误差模型。为分离陀螺仪误差系数、加速度表误差系数、陀螺仪安装误差、加速度表安装误差,设计了一个16位置的标定方案,以完整地分离出惯性平台的42项误差系数。算例表明,采用该方法标定,陀螺误差系数的精度可优于5%,加速度表则更高。  相似文献   
77.
超宽带/宽波束(UWB/WB)SAR的相参积累角很大,会引起严重的距离徙动现象,使传统窄带/窄波束成像算法(RD算法等)不再适用。后向投影(BP)算法避免了菲涅耳近似,通过计算双程时延将信号进行相干累加,从而获得方位向高分辨率。文中对SAR成像以及BP算法的原理进行推导,然后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算法的有效性,最后详细讨论图像的像素间隔对成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8.
基于PowerPC硬核的片上组合导航计算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云  赵伟  刘建业 《航天控制》2006,24(3):54-56
为了满足微小型组合导航系统体积小、功耗低、精度高等方面的要求,根据新的嵌入式系统开发理念,通过软硬件协同设计将整个组合导航计算机系统集成在一片内嵌PowerPC微处理器的FPGA芯片上,实现了SoPC设计。利用FPGA内部的资源实现了组合导航系统的硬件平台,并设计了运行在该硬件平台上的底层驱动程序和组合导航软件。测试结果表明系统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9.
本文提出基于独立函数的逻辑设计方法,即如何利用独立函数和它的Rademacher/Walsh谱系数进行组合逻辑设计。这是组合逻辑设计方法的另一新途径。它有利于数字系统的模块化。  相似文献   
80.
北斗/罗兰C组合导航系统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邓方林  梁勇 《宇航学报》2005,26(3):287-290
为解决我国缺乏拥有自主控制权的无源三维导航定位系统与军用、民用领域迫切需要三维导航定位的矛盾,提出了一种将我国已有的"北斗一号"、"长河二号"和军网等资源进行优化组合,构成我国区域性的自主三维导航定位系统的方案。介绍了组合系统的原理与组成,分析了组合系统定位精度。初步研究和实验表明,该方案有助于缓解我国防建设对三维导航定位的急需,克服(或缩小)"长河二号"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定位盲区,消除军事装备使用GPS、GLONASS等外国导航系统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