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8篇
  免费   994篇
  国内免费   488篇
航空   3428篇
航天技术   716篇
综合类   362篇
航天   1554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236篇
  2022年   200篇
  2021年   244篇
  2020年   236篇
  2019年   279篇
  2018年   179篇
  2017年   214篇
  2016年   237篇
  2015年   244篇
  2014年   230篇
  2013年   246篇
  2012年   293篇
  2011年   331篇
  2010年   256篇
  2009年   271篇
  2008年   257篇
  2007年   326篇
  2006年   282篇
  2005年   225篇
  2004年   173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1.
通过浸渍/炭化(PIC)工艺制备了糠酮树脂炭块及糠酮树脂基炭/炭复合材料,对其密度分布、力学和热物理性能及微观结构高温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糠酮树脂炭块及其炭/炭复合材料密度分布较为均匀,其压缩强度分别为33.9、99.4 MPa,室温~1 000℃时平均线膨胀系数分别为3.91×10-6、1.69×10-6K-1;当热处理温度达到2 100℃左右时,Lc值开始大幅度增长,标志着无定形碳向石墨晶体结构转变。在整个热处理过程中,炭/炭材料石墨微晶尺寸增长幅度比纯树脂炭的大,树脂炭块的显微结构为一种高孔隙度的炭结构,但在炭/炭复合材料中树脂炭与纤维之间界面结合良好。  相似文献   
92.
压电智能结构传感器/作动器位置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压电主动结构振动控制当中传感器/作动器的位置优化问题。从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出发,在系统可控性、可观性Grammian矩阵特征值的基础上来描述性能指标,以控制能量最小化和传感能量最大化作为优化目标,利用遗传算法(GE)进行优化计算,计算过程中对传感器/作动器的位置采用二进制编码加以描述。通过对一压电板结构的仿真计算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优化计算结果与枚举法结果完全相符,从而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3.
圆波导TE11/TE21双模自跟踪馈源的研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圆波导TE11/TE21双模自跟踪馈源作为一种重要的自跟踪馈源,具有低插入损耗、高G/T值和全极化跟踪的优点,在测控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叙述了设计该馈源的理论、过程和方法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个设计实例——S频段的TE11/TE21双模自跟踪馈源,仿真和测试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4.
随着对长寿命、高可靠卫星的需求增加,中国卫星上常用的碳/环氧复合材料的抗空间紫外辐照性能研究极为迫切。利用强吸收紫外辐照的纳米材料来改善复合材料结构抗空间紫外辐照能力是提高卫星可靠性、延长寿命的有效途径。通过环境模拟实验取得了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95.
96.
提出了一种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和惯性导航系统的组合导航无源定位算法。以伪距率为观测量,基于高稳定度用户时钟,结合北斗系统的热备份星,在三星共视下用两级卡尔曼滤波器对惯导进行闭环校正。给出了组合导航系统的构成,以及第一、二级滤波的数学模型。该法能根据收星情况在闭环与开环方式间稳定转换。仿真结果表明,此算法可提高丢星时组合导航系统的滤波定位精度,有效校正惯导的姿态误差角,并以较高的精度估计用户的三维速度。  相似文献   
97.
双向比对远距离时间同步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双向时间比对是实现远距离时间同步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卫星的时频系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本文详细描述了其原理和关键技术,在精度分析的基础上,归纳了其典型特点。  相似文献   
98.
卫炎  阮颐 《上海航天》2001,18(4):60-61,64
为了提高全光纤陀螺的精度,扩大测量动态范围和简化电路结构,提出了一种结构紧凑,适合于中低精度范围的光纤陀螺信号处理方案.该方案主要采用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来替代传统模拟电路的功能,并且具有同时处理三个光纤陀螺光学表头输出信号的特点.采用该方案的样机精度达到1~10(°)/h,动态范围达到±500(°)/s.  相似文献   
99.
景象匹配正确定位概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景象匹配的理论分析结果揭示了景象匹配正确定位概率与实时图的信噪比和独立像元数的关系。文中通过对真实影像数据的景象匹配的结果统计给出了正确定位概率与信噪比和独立像元数的关系,并将该结果与理论结果进行了比较,对其中差异进行了分析解释。文中的结论可以用于景象匹配系统性能的精确分析。  相似文献   
100.
空间用原子频率标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现在,使用卫星导航系统的用户可获得非常高的定位精度,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卫星有效载荷的原子频率标准(AFSs)决定的。原子频率标准产生于50年代,主要用于实验室,现在原子频率标准的性能和可靠性都有很大的改进,许多卫星系统都携带有原子频率标准,如美国的全球定位卫星系统(GPS)、俄罗斯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和美国的军用战略战术中继卫星(MILSTAR)均载有原子频率标准。为测试相对论的预测,导致了氢激射器(氢钟)的在轨飞行。对于精确的可靠性研究来讲,在轨飞行的几百个原子频率标准的基数还是较小的。在过去三十年里,由于电子工业的成熟和空间级原子频率标准制造技术大踏步地改善,星载原子频率标准的性能也有了很大的改善。本文对空间系统的原子频率标准的历史进行了回顾,我们将对现在不同空间系统所用的、不同种类的空间级频率标准及其主要性能进行简要评论,并且对超级原子频率标准在将来的空间应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