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9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9篇
航空   478篇
航天技术   69篇
综合类   50篇
航天   22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1.
812.
813.
航线可维护件划分是民用飞机维修性设计的重要工作之一,航线可维护件划分是经济性、维修性、可靠性综合权衡的结果,是客户需求的最直接体现。航线可维护件的合理划分能够提高飞机利用率,降低维修成本,提高航空公司的盈利水平。国产民用飞机的航线可维护件划分一般基于相似机型的经验,缺少科学系统的划分方法。航线可维护件的划分问题是近年来RMS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根据实际需要,提出了航线可维护件划分原则,并以初步定性分析、定量权衡为基础,综合考虑航线可更换项限制、相似机型经验、经济性、可靠性和维修性指标,提出一种航线可维护件划分的综合权衡方法,实现民用飞机航线可维护件的科学划分,为民用飞机可靠性、维修性设计分析工作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814.
立体物料仓库单元是钣金自动化智能生产线中重要的板料储存中心,其可靠性问题直接关系到钣金自动化智能生产线的可靠性,因此,对钣金自动化智能生产线的立体物料仓库单元机械系统进行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十分重要。针对传统FMEA中缺少功能和故障因果关系分析的问题,提出使用维护感知设计环境(MADe)软件对立体物料仓库单元的机械系统进行功能分析和故障数据分析,并建立立体物料仓库单元的功能模型图和机械系统的故障因果关系图。在此基础上,根据立体物料仓库单元功能模型图构建机械系统的模糊认知图(FCM)邻接矩阵,再通过计算得出立体物料仓库单元机械系统的FMEA表。对立体物料仓库单元机械系统进行基于MADe软件的FMEA分析显示,所提方法对提高钣金自动化智能生产线可靠性具有通用性。   相似文献   
815.
旋转是制导导弹为消除推力偏心、增强弹体飞行稳定性、提高打击精度所采用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导弹旋转飞行过程中,会产生马格努斯效应和陀螺效应,使旋转导弹具有特殊的动力学特性,这种特性表现为弹体除了绕自身的对称轴旋转外,还会产生进动与章动,弹体的复杂运动使杂波特性发生变化。本文提出一种对弹体的自旋、进动和章动进行精确建模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与理想的正侧视模型相比,该方法能更加准确刻画导弹的运动特性,对弹载平台下的杂波进行更精确化的建模。  相似文献   
816.
817.
时间码在航空航天、金融、通信、交通和能源等领域应用广泛,定时偏差是表征时间码同步性能的重要参数。而时间码设备使用环境复杂,需长期连续加电运行,不宜拆卸。因此,需要采用现场校准技术。利用北斗共视技术,研究一种时间码现场校准方法,可远程获得精确可靠的时间参考,对常见时间码如1PPS、B(DC)码和B(AC)码等进行测量,解决时间码现场校准的难题。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该方法的现场校准装置内时基相对于UTC(BIRM)的定时偏差优于10 ns, 1PPS和B(DC)测量的扩展不确定度小于20 ns, B(AC)测量的扩展不确定度小于1.5μs。  相似文献   
818.
819.
GNSS共视时间传递已成为远程高精度时间同步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导航系统已经服务于亚太地区,基于北斗共视进行高精度时间传递已成为我国时频领域的研究热点。为了提高导航系统定位精度,需降低或消除导航定位过程中的各类误差,其中电离层为影响北斗共视的主要误差。研究了常用的几种电离层修正算法,利用2014年7月份的观测数据分析不同电离层模型对北斗共视钟差的精度影响,给出了残差标准差和稳定度值。分析结果表明:经各种电离层修正后,钟差精度都有所提高,其中双频电离层修正最优,比VTEC格网模型和Klobuchar模型分别提高22%和30%。对于不同星座,GEO卫星计算的钟差修正后精度明显优于MEO、IGSO卫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