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7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111篇
航空   1006篇
航天技术   105篇
综合类   97篇
航天   17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952.
953.
摩托车发动机左右气缸中有一对气门孔,孔径为9mm×90mm,见图1。此孔是以挤压加工来达到H_7的精度要求,加工后的孔径圆度、锥度、直线度小于0.008mm,表面粗糙度Ra0.4μm。此孔在铰孔和挤孔工序中,历年来所耗刀具甚多。尤其挤孔,要用两种以上直径的挤刀加工。为降低加工成本,设计了一种切一熨硬质合金铰刀,收效显著,见图2。  相似文献   
954.
一种新型螺旋滤波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新的螺旋滤波器耦合结构。该滤波器的屏蔽外控为圆筒形,螺旋谐振器被横向固定在圆筒内,谐振器间不再有模片相隔,它们之间耦合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谐振器间的相互间距和相对角度。文章列举了几组滤波器的实测结果,其中一组在不加任何特别措施的情况下,相对带宽做到了27%,另有一组具有明显的带外衰减极点。该滤波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调节方便,电性能好,很有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955.
枪钻是于18世纪末在扁钻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它是几种深孔加工技术中最古老的一种。最早只用于枪管的加工,故而得名。但是由于采用枪钻加工孔具有很高的切削效率,加工的孔尺寸精度高,位置精度和直线度好,同时具有良好的几何形状和表面粗糙度。因而,近几年来愈来愈多地用于精密浅孔和难加工材料孔的加工。据瑞士SIG公司介绍,采用枪钻加工所能达到的直线度和孔径公差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在平均切削条件下,孔的表面粗糙度可达Ra6.3~0.4μm,在良好条件下可达到0.2μm。  相似文献   
956.
郑献年 《航天制造技术》1995,(2):50-51,F003
以钛合金零件深孔加工为实例、扼要介绍工艺方案的选择以及对机床的要求、刀具结构特点、推荐选用的切削用量等。  相似文献   
957.
介绍使用计算机绘制螺旋天线图的方法和计算机在微波设计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58.
介绍了多头盲内螺旋槽的干涉铣削加工,包括多头内螺旋槽形成原理、铣刀设计及机床附件的调整,并就具体实例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959.
离子回旋共振加热(Ion Cyclotron Resonance Heating,ICRH)单元的加热效果对磁等离子体发动机(Magnetoplasma Rocket Engine,MPRE)的推力性能有至关重要影响。为研究ICRH的加热效果,本文建立了用于模拟MPRE中ICRH单元的二维轴对称多组分流体模型,并采用该模型对MPRE中螺旋波等离子体源的工作模式与不同输入条件的ICRH单元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螺旋波等离子体源在放电过程中要经历从Trivelpiece-Gould (TG)波模式向螺旋波模式的转变过程,模式转变时电子温度出现峰值,等离子体密度迅速上升;开启ICRH输入后,电子参数基本不变,离子温度有明显提升,表明ICRH单元对离子有显著加热效果;此外,离子温度随ICRH输入增大而升高,ICRH输入电流150A时,离子温度可达50eV以上。  相似文献   
960.
为探究高速条件下涡轮叶片吸力面上复合角孔的气膜冷却特性,在高速风洞中实验测量了吸力面复合角孔的气膜冷却效率与传热系数比,并通过净热通量减少(NHFR)衡量了复合角孔对吸力面的气膜冷却净收益。分析了雷诺数、吹风比以及湍流度对气膜冷却效率、传热系数比及净热通量减少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低雷诺数下气膜冷却效率受雷诺数影响较大,但当雷诺数增大至6.4×105以上时,气膜冷却效率几乎不再变化;随湍流度的增大,气膜冷却效率整体降低,低吹风比下气膜冷效对雷诺数、湍流度较为敏感。传热系数比随气膜吹风比增加而增大,但在湍流度较大时,气膜冷却对传热系数的影响降低。湍流度的增大使NHFR有所升高。研究表明对高的湍流度工况,吹风比为0.8时复合角孔呈现最佳的气膜冷却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