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74篇
航空   348篇
航天技术   86篇
综合类   40篇
航天   12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针对目前300℃以上热电偶量传体系存在不确定度过大、计量能力不满足要求等问题,分析了高温共晶点和实用型固定点温度复现、纯金属热电偶温度测量和1500℃以上高温热电偶校准等技术的最新进展,提出基于固定点温度复现方法的新的量值传递体系设想,可大大减小热电偶量值传递的不确定度,使各级计量标准装置不确定度分布更为合理,能保证热电偶量值的逐级量传,满足科研生产对热电偶的溯源要求。  相似文献   
172.
针对常规铱铑-铱热电偶负极铱在测试过程容易断裂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双铱铑合金热电偶改善其机械性能的方法,并用高温热电偶校准装置对IrRh40-IrRh10热电偶的热电特性进行了研究和验证,表明其热电特性线有良好的线性,灵敏度约为3μV/℃。利用该类型热电偶制作的气流温度传感器,适用于发动机及导弹等武器装备研制试验中高温气流温度的测量。  相似文献   
173.
在航空发动机试车过程中,通过试验研究找出热电偶测温系统的缺陷,确定了科学的校验方法,提高了测量系统精确度。此方法也可应用于其他热电偶测温系统。  相似文献   
174.
针对柔性热电薄膜器件的最新研究进展,从柔性基底、热电材料、薄膜沉积工艺、过渡层的引入和器件设计等几个方面归纳总结了在热电器件制作过程中材料和工艺选择方面应注意的问题。对各类柔性热电薄膜器件的性能对比分析表明:目前性能最佳的柔性器件采用的材料是(Bi,Sb)2Te3类合金,其单个热电偶对在1K的温差下可输出0.1~0.3mV的电压;在内阻足够低的条件下,单个热电偶对在1K温差下的输出电压与热电材料的Seebeck系数相等;增加热电薄膜的厚度能够有效地降低热电偶对的内阻,进而提高器件的输出电压。  相似文献   
175.
全固态薄膜锂电池研究进展和产业化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固态薄膜锂电池利用固态电解质替代传统电解液,采用多层薄膜堆垛的平面结构,属于新一代的锂离子电池,在军民两用的可穿戴设备、便携式移动电源、汽车和航空动力电池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该类电池因高安全性、长循环寿命、高比容量和高能量密度等优势性能受到业界广泛关注。本文概述薄膜锂电池的分类和充放电原理,总结正负极、电解质薄膜材料的发展历程和薄膜制备手段的改进,对比各类电池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引入该方向最新的研究进展:三维薄膜锂电池,可变形的柔性电池,高电压、大容量电池组。汇总国外商用电池产品、关键优势技术、电池制备设备,提出薄膜锂电池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和国内潜在的产业化方向。  相似文献   
176.
分析了热敏薄膜传感器测量流场温度和壁面剪应力的原理,选择聚酰亚胺为衬底材料,金属镍为热敏材料,提出了一种电镀引线的柔性热敏薄膜传感器阵列结构及其制作工艺.经热敏性能测试,该柔性热敏薄膜传感器阵列结构简单,可贴附于高曲率复杂表面,实现非破坏动态流场参数测量.  相似文献   
177.
国外航空发动机薄膜热电偶技术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薄膜热电偶的性能和技术特点,阐述了敏感膜的制作方法、薄膜热电偶工艺方法和质量控制,以及有关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先进的薄膜热电偶能够承受恶劣的试验环境,是成功解决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表面温度测量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78.
通过与 K 型热电偶合金的热电势稳定性数据的对比,证明 N 型热电偶合金在1000℃以上的长期热电势稳定性、在250~650℃的短期热电势稳定性及在25~225℃的抗微扰性均明显优于 K 型热电偶合金。在700℃附近,N 型热电偶合金发生一定的热电滞后,其热电偶的塞贝克系数的净变化值约为1.5%。通过与铠装 K型热电偶及其外管合金铠装的 N 型热电偶的对比,证明 Nicrosil 铠装 N 型热电偶系统具有良好的热电势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9.
硅液相外延生长的晶向自动偏离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液相外延的薄膜X衍射测试,结果显示不论衬底是否偏离[111]晶向,外延层在同一衍射位置都出现了双峰。经比较分析,确认了硅(111)面在液相外延生长时存在晶向自动偏转现象。  相似文献   
1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