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54篇
航空   359篇
航天技术   112篇
综合类   119篇
航天   7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针对处在高速旋转(哥氏力、离心力以及诱导产生的浮升力)状态下的涡轮转子叶片尾缘独特的几何结构(带扰流柱的楔形通道)和特殊的流动方式(径向进气侧向出流),采用实验的方法在实际工况参数范围内对其传热和流阻特性进行了详细研究:雷诺数和旋转数的变化范围为20 000~45 000、0~0155。实验结果表明:扰流柱的存在使得径向区域底部的滞止区域变大,但这也让中部传热有明显的提升;流阻和综合传热系数的比光滑参数随着雷诺数的增加而下降;旋转对顶部传热有增强作用,底部传热减弱;总地来说旋转使得通道的平均传热减弱,流阻增加,综合传热系数下降。   相似文献   
62.
使用小推力控制可以得到许多独特的非自然卫星编队构型,主从星相对位置不变和从星圆形匀速绕飞构型是两类最典型的构型,建立了这两类编队构型的编队参数(主从星距离、空间方位和绕飞速度)与一天内燃料消耗的关系。进一步考虑存在初始误差时控制律的设计,指出PD控制律能够维持小初始误差编队构型,改进的PD控制律能够维持中等初始误差编队构型,而PD控制律和直接法相结合的混合控制律能够维持大初始误差编队构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设计控制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3.
《西南航空》2011,(6):56-58,60,62,63
传统的妇女节瓦尔俄足2009年6月27日,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是华夏民族的端午节,也是羌族传统的妇女节——瓦尔俄足。这一天的茂县县城热闹非凡,来自茂县、汶川、理县、黑水、松潘、北川等地的羌族妇女们不分老幼,都身着节日盛装载歌载舞庆祝,气氛之热烈,场面之宏大,叹为观止。自此,这一原本只是流行于茂县北部的  相似文献   
64.
《西南航空》2011,(5):112-113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生命轮回之中自我完美呈现的那一刻,幸福就是人生旅途上高峰之巅极目世界的情怀。而对于这个五月天,幸福无疑属于金佛山巅的灿灿花海,属于金佛山下天星小镇的浪漫春暖时光、原乡巴渝生活。毕竟,当我们对华丽服饰带来的炫美迷茫,被功成名就的喝彩麻醉之时,唯有最自然的色彩才能唤醒感官的灵敏,唯有最柔和的河畔点点灯光才能照亮内心的向往。  相似文献   
65.
李悦立  李栋  杨永  左岁寒 《航空学报》2009,30(12):2275-2279
 使用线化稳定性理论研究了某后掠机翼试验模型在风洞试验条件下可能的试验结果。在当前试验条件下,三维边界层中横流驻波的不同波长扰动发展趋势不同,根据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给出了最大放大率波长为4.0 mm。通过升华法试验验证了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结果。在试验中使用丝网印刷技术在后掠机翼前缘添加粗糙带,成功地引入了理论计算的最大放大率波长。根据预期影响了三维边界层的转捩。  相似文献   
66.
引言 1980年,Maddox开创性地发现了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此后国内外的学者对MCS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揭示了MCS的发生环境和生成条件。Maddox通过对10个MCC个例的合成分析,得到MCC形成区、成熟区及消亡区的环境形势。他认为,MCC倾向于发生在高层(200hPa)宽广的、相对弱的西风急流的反气旋一侧的右出口区,系统初始形成在通常呈东西向的弱的大尺度锋区附近,在对流层中层(700和500hPa)有弱的短波槽在近于纬向的气流中向东移动,  相似文献   
67.
《西南航空》2008,(1):28-29
江南,从字面上很好理解,即长江之南,这是一个很具体的地域范围。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变迁、文化的意境化,江南开始变得模糊而抽象了。于时,每个人心中都有着自己对江南的理解。  相似文献   
68.
史向红 《西南航空》2008,122(3):56-57
我们生活的世界需要洒脱和创意.拒绝一切不必要的束缚。现在最IN的.就是放松自己.追求个性和自然。为什么我们不能抛开束缚.去拥抱新鲜空气,蔚蓝的天空.茂密的森林.娇艳的花朵.宽阔的草地……当我们轻盈地漫步在百亩花海.穿越过茂密森林.与自然亲密接触.定然能激发出对优质生活的愿景,让身心得到洗礼,追寻到属于自己的浪漫瞬间!  相似文献   
69.
池沸腾现象中热毛细对流的成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微重力条件下单组份液体池沸腾现象,探讨了有关热毛细效应作用及其成因的不同观点,指出正确描述气液相变界面两侧的温度关系是解决争议的关键.详细评述了现有的气液相变界面温度模型,发现气液相变的非平衡特征会导致气液界面上产生温度梯度,引起表面张力的显著差异,从而驱动热毛细对流的形成.但现有气液相变界面温度模型机理差异迥然,预测结果也差别很大,因此,需要更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0.
高空飞行环境中液体运载火箭底部热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数值模拟和飞行测试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液体运载火箭高空对流/辐射耦合换热问题开展系统深入研究。基于燃气多组分输运Navier-Stokes方程、热辐射方程、Realizable k-ε两方程湍流模型,建立了高空含自由流的运载火箭燃气喷流流动模型。辐射模型采用离散坐标法(DOM),空间离散采用二阶迎风TVD格式,对多个典型飞行高度火箭底部热流进行大型并行计算,将数值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广泛对比,验证了计算模型的精度和有效性。数值研究表明,火箭底部辐射热流在刚起飞阶段达到最大值,随着飞行高度上升,辐射热流逐渐降低,火箭底部对流热流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在20 km高空达到峰值。本文的预测分析方法对液体运载火箭底部热防护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