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9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96篇
航空   1286篇
航天技术   277篇
综合类   167篇
航天   47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光源色度的测量在很多场合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UV-365分光光度计是对光源色度进行测量时常用的仪器,本文利用Delphi设计了一个自动测色系统,可以弥补UV-365不能对大量测量数据进行计算的不足,提高其工作效率.最后通过对一个标准光源的测试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2.
彭辉煌  史忠科 《飞行力学》2005,23(4):56-58,62
为了满足远程高机动性要求,提出了将冲压发动机和倾斜转弯(BTT)控制技术应用于某型地空导弹的设计方法.建立了BTT导弹三通道独立的数学模型,实现了BTT导弹自动驾驶仪的三通道独立设计,为改进和发展远程地空导弹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993.
介绍了通用万用表自动检定系统的快速实现方法,提出了以Excel文本形式进行二次开发的新途径,有效解决了业界长期存在的自动检定系统扩展性差、适用面窄等问题,实用性很强。基于LabVIEW的自动检定系统结构灵活,操作简便,检定速度快,可靠性高,模块化开发易升级,对其它类型非程控仪器的自动化检定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4.
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这项技术,目前正在引起广泛关注。因为这项技术可以用来追踪和管理几乎所有物理对象。因此,越来越多零售商和制造商在关心和支持这项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航空业方面,国外早已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英国航空公司正进行RFID的试验计划,新东京国际机场从2001年10月起,亦开始试验RFID附加在行李箱的试验;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  相似文献   
995.
TCM-2热电偶自动检定系统,采用人机对话的形式,改变了以往检定热电偶的手工操作过程。以微机为中心,配以高精度的控浊信和多通道检测系统,自动控温,进行数据采样与处理,并直接打印检定结果。设有计算和检索的辅助功能。满足国家检定规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6.
基于Word程序的证书自动生成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完整的检定(测试)过程通常应该包括出具符合一定条件(如检定规程)的检定证书,可是检定证书处理会消耗检定(测试)人员开展检定(测试)的大部分时间,因此在设计自动化检定程序时,有必要要求具有检定证书自动生成功能.  相似文献   
997.
研究了利用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N2O4纯度的分析方法,确定了利用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KMnO4标准溶液浓度、K值以及分析N2O4纯度的步骤,并计算了测定结果精密度.通过自动电位滴定法与GJB1673-93<四氧化二氮规范>规定方法对比实验表明,利用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N2O4纯度,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平行性好,可在N2O4纯度分析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8.
999.
杨炯 《民航科技》2003,(6):16-16,18
本文针对民航广泛使用的电流环(双流)接口,设计了一种实用的RS232双流环接口转换电路,经过实际使用,性能稳定、可靠性高,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针对加工环型航空零件时均采用手工换刀加工的问题,论述了用声发射法对刀具磨损进行监测、用静态测量法对刀具轴线的偏转进行测量、粗铣试切毛坯的内轮廓实验,分析出不能实现自动换刀加工的原因.通过对零件的加工工艺进行分析,将能合并的工步源程序串在一起并在实际加工中得到验证从而实现自动换刀加工.串编程序的应用提高了工厂的生产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也为研究加工环型航空零件的自动换刀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