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33篇
航空   225篇
航天技术   12篇
综合类   48篇
航天   68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61.
蜂窝夹芯梁脱胶问题的力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状态分解 解析方法分析了蜂窝荚芯梁由于面板与芯材脱胶而引起的附加位移、附加内力与能量释放率,并讨论了未脱胶段的附加变形对脱胶段附加位移及能量释放率的影响,为简化力学模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62.
操安博  林秋红  邱慧  李潇  刘志全 《宇航学报》2023,(11):1777-1784
针对Hart-Smith板壳粘接缝模型不适用于空间薄膜结构粘接缝的问题及空间薄膜结构高精度设计中粘接缝二维模型缺失的问题,开展了空间薄膜结构粘接缝模型的建立与验证工作。首先基于Kirchhoff板理论建立了空间薄膜结构粘接缝的三维模型,计算了粘接缝内部剪应力和剥离应力分布;其次,将三维模型映射到二维,建立了薄膜粘接缝二维等效模型,给出了二维等效模型的杨氏模量和强度的计算方法;最后,对薄膜粘接缝二维等效模型进行了仿真校验,仿真结果表明,根据二维等效模型求得的杨氏模量误差为4.5%~11.8%,且该误差与粘接缝宽度正相关。仿真校验证实了粘接缝的主要失效模式为剪切,且粘接缝的等效强度不受粘接缝宽度影响。当粘接缝宽度为5 mm时,二维等效模型比Hart-Smith模型求得的等效强度误差减小了29.2%。薄膜粘接缝二维等效模型为空间薄膜结构高精度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63.
研究了含二相粒子聚合物材料中粒子界面脱粘问题。首先提出了三维应力状态下具有非线性粘性效应的聚合物基体材料的本构关系;其次,对无限大聚合物基体中粒子-基体界面脱粘问题进行了分析,导出了求解界面脱粘临界时间的方程,并且给出了常应变条件下界面脱粘时间表达式;最后通过数值计算,讨论了界面脱粘临界时间的影响因素。计算结果表明:粒子尺度、加载速率、界面粘结能和非线性粘性参数对界面脱粘时间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64.
为了研究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推进剂细观损伤及传力特性,基于粘超弹性材料本构和双线性内聚力模型,结合DIGIMAT建立了推进剂代表体积单元(RVE)模型,通过应力集中因子和载荷传递系数定量分析了颗粒和基体之间的载荷传递及应力集中程度。结果表明,颗粒位置随机并不会对力学性能造成明显的影响,但颗粒发生“脱湿”的位置改变可能会影响裂纹扩展的路径;颗粒的长径比越大,应力集中现象越明显,相较于椭圆形颗粒,圆形颗粒的界面更容易发生“脱湿”损伤;大颗粒含量越高,初始阶段颗粒的应力集中程度越大,基体的应力集中程度越小,载荷传递的效率越高,脱粘后变化趋势相反,同时大颗粒含量的增加会加快界面损伤的进程,加剧界面损伤的程度;颗粒体积分数越大,颗粒和基体的应力集中因子都将逐渐增加,初始阶段载荷传递效率越低,脱粘后载荷传递效率越高。  相似文献   
265.
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过载下的三维应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三维线性粘弹性有限元模型,对固体发动机药柱、绝热层和壳体的应力场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固体发动机在轴向和横向过载作用下的应力。结果表明,药柱的前后端、翼槽和壳体-绝热层交界面均是产生裂纹或脱粘的危险部位,为固体发动机的结构完整性分析和结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66.
为控制支化叠氮缩水甘油聚醚(Branched Glycidyl Azide Polymer,BGAP)质量,对BGAP的流变性能与分子结构进行了研究.采用美国TA公司ARES型高级旋转流变仪检测了BGAP的动态流变性能、零剪切粘度和粘流活化能,并应用十八角度激光光散射(LS)、粘度(CV)和示差折光(DRI)三检测器与...  相似文献   
267.
大涡模拟中亚格子模型的改进及其在槽道湍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用大涡模拟的方法计算具有强剪切的槽道湍流时, 常用的亚格子应力模型, 包括考虑壁面修正的模型, 都会出现平均流剖面偏高的现象.这表明在壁面附近亚格子应力模型还不能描述实际情况.针对这一问题, 修正了亚格子雷诺应力模型的壁面函数, 得到了较好的计算结果.用修正后的模型计算出的平均速度分布、均方根速度的分布以及雷诺应力的分布, 均与直接数值模拟(DNS)的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68.
纤维泊松收缩对陶瓷基复合材料基体裂纹演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采用细观力学方法分析了陶瓷基复合材料在单向拉伸载荷作用下纤维泊松收缩对基体裂纹演化的影响,将库仑摩擦法则与拉梅公式相结合分析复合材料细观应力场,结合临界基体应变能准则以及界面脱粘断裂力学方法确定基体裂纹演化,讨论了界面摩擦系数、纤维泊松比、界面脱粘韧性以及纤维体积百分比等参数对界面脱粘和基体裂纹演化产生的影响,并与常界面剪应力假设下基体裂纹演化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269.
运用Ubbelohde式粘度计测定PBO/MSA溶液的粘度,采用稀释外推法对溶液浓度和粘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当溶液浓度不太低时,PBO高分子链在溶液中存在聚集现象;当溶液浓度极低时,PBO/MSA溶液粘度随着浓度的降低而急剧增大,呈现"聚电解质效应";同时研究了PBO的重均分子量与特性粘数的关系,结果显示用半刚性聚电解质链模型来关联两者关系比刚性棒状模型更合适.  相似文献   
270.
介绍铝-铜复合薄板材的超声波检测方法。论述了采用界面回波相位判断法和幅度C扫描检测法确定该种复合板中脱接缺陷的要点,并对各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