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0篇
  免费   474篇
  国内免费   201篇
航空   1538篇
航天技术   513篇
综合类   222篇
航天   118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本文首先介绍FSK信号移相检测的基本原理,然后推导它在白噪声条件下的误码特性。所得结果妻明,FSK信号移相检测的误码性能和2DPSK的误码性能相同,并且用实验证实了本解调制式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22.
设计了一种用三相编码与线性步进调频相结合的混合雷达波形。该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了相位编码对多普勒频移的敏感性 ,与传统方法相比有较大的多普勒容限带宽 ,同时 ,混合波形设计的灵活性还可降低信号的截获概率  相似文献   
23.
空间交会对接的双脉冲最优控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首先利用交会对接的固有动力学特性,施加第一脉冲推力使追踪器自动到达目标器位置;第二脉冲推力使两个飞行器相对速度降为零。本文根据双脉冲控制原理寻找燃料消耗最省的交会对接时间。最后通过大量数学仿真,比较各种初始条件下的交会对接动力学特性和燃料消耗。  相似文献   
24.
介绍所研制的一种根据 IRIG- 10 6标准设计的数据采集系统 ,讨论整个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工作机理 ,说明整个系统的软件框架结构 ,最后给出系统的性能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25.
模拟磁带重放信号中存在的频率偏移会对信号的处理分析产生不利影响。利用模拟磁记录器的多个磁道同时记录的能力,将实际信号和特定的参考信号同时进行记录,磁带信号重放和数字化过程中,利用这个参考信号来控制A/D采集时钟的速度,从而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磁带重放系统带来的频率偏移。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方法能有效地解决模拟磁带重放信号中存在的频偏问题。  相似文献   
26.
介绍一种通过多卜勒测速和数学微分变换而形成的多卜勒测距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测量物体离地面的高度,其原理可用于多卜勒测距无线电引信系统。  相似文献   
27.
本文讨论机载遥测系统的信号调节器技术发展的若干问题,包括:信号调节器的任务、功能、技术转变、与单片器件的关系、与传感器的关系、与运载火箭系统的关系、定制电路以及体制等。着重论述信号调节器“面向传感器”体制与“面向采集系统”体制的设计思想。指出我国机载信号调节器的发展趋势和“八五”期间应达到的研究目标。  相似文献   
28.
介绍高频补偿网络的补偿原理、极零对特性及补偿网络的电气参数计算和结构设计方法。由于设计方法简单,并对电缆传输引起瞬态信号畸变有很好的补偿效果,故已成为瞬态信号长距离测量系统中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即使在很短的距离内,这种网络对解决瞬态信号的畸变问题也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29.
随着高速LVDS器件得到广泛应用,在高速信号使用LVDS传输时,信号传输线路问题、信号传输波形的最佳化成为非常重要的课题之一。由于印制电路板的布局布线直接影响信号传输质量,因此利用仿真对印制板分析成为设计上不可缺少的手段。有鉴于此,文章深入探讨了高速电路的设计,总结出设计技巧。  相似文献   
30.
一、PBN的概念与类型传统的无线电导航是利用机载接收机接收地面导航台信号,通过向台、背台飞行实现飞机逐台导航。其航路与飞行程序设计受地面导航台布局与设备种类限制。随着空中交通流量的日益加大,沿地面导航台设计的常规航路已经日趋饱和,流量控制导致的飞行延误日益增加。机载设备性能与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为提出RNAV概念并得以应用提供了必要条件。RNVA允许飞机在相关导航设施的信号覆盖范围内,或在机载自主导航设备能力限度内,或在两者配合下沿所需的航路飞行。该导航方式允许航空器不飞经某些导航设施,这就摆脱了沿常规航路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