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3篇
航空   107篇
航天技术   1篇
综合类   10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通过基于双时间方法求解非定常欧拉方程得到固定小翼激励力源数据,分析了这种新型颤振激励系统工作原理,对固定小翼新型颤振激励系统工作原理的分析,建立了激励力简化计算模型。可实现M=0.3~0.5飞机稳定飞行状态下激励力载荷计算,大大简化了计算过程,精度足够满足工程分析,可满足试飞数据实时处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22.
2008年12月,空中客车公司开始在一架A320飞机上进行融合式翼梢小翼的飞行测试。融合式翼梢小翼技术由航空伙伴公司(API)开发,并针对在A320系列飞机上的试验进行了特别的改进。  相似文献   
23.
<正>近日,巴航工业首架燃油经济型E-175飞机成功下线,该机是E-175飞机的升级版本。该型飞机采用了新型翼梢小翼,极大地改善了气动性能,显著降低了油耗,执行常规飞行任务时的油耗比原E-175飞机降低了6.4%。此外,燃油经济型  相似文献   
24.
4月26日,首架装配鲨鳍小翼的空客A320新飞机在法国图卢兹下线。这架生产序列号为MSN 5098的A320飞机将用于5月开始的为鲨鳍小翼的取证工作而进行的试验飞行,包括本架飞机在内共有7架装配鲨鳍小翼的A320系列飞机将进  相似文献   
25.
介绍了大型飞机气动设计中的机翼设计、机身设计、增升装置设计、小翼设计、尾翼设计、机翼机身整流设计、机翼发动机干扰设计中需注意的问题,着重介绍了机翼设计中的翼型设计部分.  相似文献   
26.
无人机气动特性改进及风洞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延长某无人机的留空时间,加大航程和提高升限,用适当加大机翼展弦比和加装翼尖小翼的办法对原型机的气动特性进行了改进,以期能使该无人机的升阻比有较大提高。在工程估算的基础上,对改进后的气动特性和几十种翼尖小翼的组合方案进行了风洞试验研究和优化分析,得出了可供该无人机使用的气动特性改进的最佳方案。风洞试验结果表明:和原型机相比,改型机的最大升阻比可提高20.6%。  相似文献   
27.
针对近空间可变翼飞行器在小翼切换过程中存在参数不确定性的问题,设计了滑模控制和反步法相结合的控制方法以保证飞行器的跟踪性能。首先研究了近空间可变翼飞行器的纵向运动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速度和高度的反步控制器,同时采用动态面控制方法消除微分膨胀问题,然后结合滑模控制以增强控制器的跟踪性能,最后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在参数不确定性时滑模反步控制器能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28.
不断上涨的航油价格,使航空公司渴望找到更好的提高飞机性能、节省燃油的方法。由航空合作伙伴(Aviation Partners)公司与波音公司的合资企业 APB 公司研制的融合式翼梢小翼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它在2000年率先应用于波音公务机 BBJ,之后被移植到波音737-700/800、波音737-300/500、波音757和767上。  相似文献   
29.
通过对比已选装和未选装鲨鳍小翼飞机的燃油消耗率,找出了节油效率和鲨鳍小翼改装成本之间的平衡点,为选装鲨鳍小翼的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和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30.
钟兢军  桑则林  韩少冰  吴宛洋 《推进技术》2017,38(10):2290-2297
为了控制和降低压气机中由叶尖间隙引起的泄漏损失,对加装不同形状的吸力面小翼变间隙流场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五孔探针测量叶栅出口流场,详细分析了不同间隙下吸力面叶尖小翼对压气机叶栅出口流场结构、气动损失和通流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叶栅相比,附加吸力面小翼的叶栅泄漏涡涡核向远离叶片吸力面移动,且强度明显减弱,泄漏涡的起始点转移到吸力面小翼的最大厚度轴向位置处。不同形状的吸力面小翼在大间隙高度下对叶栅损失的影响较为明显,其中SW25方案叶栅在3%h间隙高度下效果最佳,可使叶栅出口总压损失降低15.38%。研究的三种不同形状的吸力面小翼仅在小间隙高度下改善了叶尖泄漏涡造成的叶栅出口气流角的过偏转/欠偏转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