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6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73篇
航空   617篇
航天技术   87篇
综合类   148篇
航天   18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以二等活塞式压力计检定弹簧管式精密压力表为例,以应用的视角,对测量结果的示值误差进行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相似文献   
102.
论述了空中加油伸缩管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提出了控制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两种控制模态的控制律初步设计,并给出了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措施,最后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系统正确、有效,可为我国发展硬式空中加油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3.
陈其盛  窦志国  李兰  祝超 《推进技术》2015,36(10):1533-1538
为研究煤油的点火特性,在反射型激波管中测量了煤油及替代燃料的点火延迟时间。通过测量激波压力信号和OH自由基光强信号,分析了点火温度、当量比对煤油点火延迟时间的影响。实验温度范围为1100~1800K,压力为0.1MPa,反应当量比为0.5,1.0,1.5。选用正癸烷(80%)和三甲基苯(20%)组成的替代燃料,在相同实验条件下比较了替代燃料对煤油点火模拟的准确性。结果表明随着点火温度升高和当量比的降低,煤油及其替代燃料的点火延迟时间缩短,点火延迟时间的对数与温度倒数成正比。选定的替代燃料可以较好地模拟实际煤油的点火延迟过程。  相似文献   
104.
用自制光谱探测技术和回收技术,在爆炸激波管中研究了铝粉掺入了TATB炸药粉中的快速反应特性。研究表明:随着铝粉含量N的增加,铝粉的氧化反应和氢化反应加剧,在N-33%时达到最大,继续增加铝粉含量,铝粉反应明显减弱。铝粉的颗粒度为44μm较好。  相似文献   
105.
氢氧爆轰波与界面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TVD格式数值模拟了初压在0.1-1.0MPa,3H2+O2的爆轰波与固壁的反射特性,以及初压在1.0MPa,3H2+O2的爆轰波与初压在0.02-0.3MPa范围内的卸爆气体的相互作用特性。  相似文献   
106.
利用灰尘激波管入射激波后平衡区两相流开展平板传热实验。在低灰尘负荷率、来流分别为亚声速和超声速流条件下测量平板在零攻角及小攻角(α=3°)情况沿轴向的热流分布。  相似文献   
107.
针对《航天标准化》 2 0 0 0年第 5期刊登的《弹簧垫圈涨圈原因初探》的理论研究结果 ,从试验的角度对此结果进行验证 ,给出试验数据 ,并加以分析 ,指出原理论研究结果不正确之处 ,分析出实际影响弹簧垫圈涨圈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8.
概述了弹簧垫圈在普通机电产品中的使用情况、主要缺点以及因本身的缺陷而在航天产品中多年来造成的质量隐患,并通过对国内外常用紧固件的防松性能对比试验分析,提出了在型号研制中从设计技术的角度如何解决弹簧垫圈的替代更新问题的七条建议。  相似文献   
109.
减涡管出口角度对去旋系统特性影响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带管式减涡器的径向内流共转盘腔结构,为了研究导流管出口角度对盘腔内流场结构、压力损失的影响规律,数值模拟了不同转速和出口角度下的盘腔内部流场,获得了不同工况下的总压损失分布柱状图。结果表明:在相同转速下,直管式与60°弯管式减涡器降低压力损失的效果相近,90°弯管式降低压力损失的效果最好,30°弯管式降低压力损失的效果最差;在所有转速下,压力损失随出口角度的变化分布存在1个最高点;增加转速,压力损失总体减小。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