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0篇
航空   341篇
航天技术   18篇
综合类   29篇
航天   10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41.
本文介绍了型材的模压成型原理和工艺,并介绍了一种实用高效的新型型材压型模具及其结构、工艺原理和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42.
模具电化学-机械抛光技术及装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着重论述了电化学 -机械抛光工艺及装备的研制方法 ,提出了初步的应用范围。试验表明这种工艺方法具有加工范围广、精度高和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3.
整体导向器精铸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整体导向器一般采用整体元余量精铸工艺制造。本文介绍了整体导向器的结构、材料及整体无余量精铸模具的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44.
金属零件和模具的快速制造技术发展动向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快速成形技术已成功地实现了快速原型制造 ,目前正向快速制造模具尤其是金属模具的方向迅速发展。本文概述了快速成形及制模技术 ,介绍了快速制造金属零件和模具尤其是金属硬模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动向 ,探讨了该技术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5.
分析了南飞公司当前CAD/CAM资源条件,应用情况和技术队伍状况,介绍了开展摩托车CAD/CAM应用技术的情况、应用目标以及推动该项应用技术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6.
为了满足小型无人机航姿系统设计需要,本文对捷联式惯导系统特点及其在小型无人机导航制导领域的应用进行了讨论,特别是对捷联惯导系统通过优化算法及由全球定位系统和捷联惯导系统组建的组合式导航系统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捷联式惯导系统(包括以捷联式惯导系统为基础组建的组合式导航系统)能够满足无人机导航要求,在小型无人机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7.
模具CAD/CAM系统的结构和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具CAD/CAM系统使模具设计和制造成为完整的信息流通过程。本文以CAD系统为基础 ,针对切边冲孔模的结构设计特点 ,提出了一种以Pro/ENGINEER为开发平台的三维切边冲孔模CAD系统结构 ,并简要描述了模具CAD/CAM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和结构  相似文献   
148.
浪涌吸收器     
本成果是国内首次应用于数控机伺服系统作为吸收瞬态峰值电压的组合式过压保护器件。它具有通流量大,制限电压低,响应速度快,体积小,使用方便等优点。该浪涌吸收器由多外敏感单元、高阻值无机保护层、阻燃性有机灌封树脂、聚四氟乙烯底座、ABS外壳等五部分组成。器件通过敏感单元的晶界隧道效应形成的y一,特性曲线来吸收外界侵入的电涌电流,完成其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149.
导向器类零件精铸模具CAD/CAM系统开发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航空发动机导向器类零件的特点 ,开发了分体式精铸模具CAD/CAM系统 ,并设计出分割单元体模具及蜡模焊接组合夹具。通过在多种类型导向器类零件精铸模具的设计制造中的应用 ,证明该系统设计方法先进 ,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0.
针对精铸涡轮叶片模具设计中存在的精度控制问题,采用反变形原理,结合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精铸位移场补偿算法,并在提出对型腔进行线收缩补偿的同时,也应进行弯扭变形的补偿.最后,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该算法具有收敛精度高、迭代次数少、简单实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