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41篇
航空   384篇
航天技术   36篇
综合类   64篇
航天   1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91.
低温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耐低温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并对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特别是插层复合材料的性能作了介绍。提出了解决液氢贮箱耐低温、防渗漏关键技术的研究设想。  相似文献   
492.
综述了Si/C/N纳米微粉的制备方法,比较了相互之间的优缺点;分析了Si/C/N纳米粉体的结构以及在热处理条件下微结构的变化,指出了尚待解决的问题与今后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93.
硅酸钙复合纳米孔超级绝热板材的研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SiO2气凝胶先驱体,而后采用真空浸渍工艺将SiO2气凝胶先驱体与硬硅钙石复合,最后经超临界干燥技术制备出了硅酸钙复合纳米孔超级绝热板材。研究了硬硅钙石密度、浸渍真空度、气凝胶原料配比对硅酸钙板材增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重率随硬硅钙石密度的减小而增大,但随浸渍真空度和气凝胶原料配比中正硅酸乙酯的增加而增大。对制得的超级绝热板材进行了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孔径分布等测试;结果表明,这种材料具有纳米孔结构特征(平均孔径为9.1 nm,孔径小于50 nm的孔超过80%,其他都在80 nm以内),常温常压下热导率为25 mW/(m.K),匀温灼烧试验(1 273 K)的线性收缩率仅为1%,并且无贯穿裂纹。因此有望用作航天飞机的隔热瓦,具有潜在的航天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94.
原位聚合制备了纳米二氧化硅(SiO2)目标杂化聚酰亚胺(PI)复合材料膜。实验表明,采用溶胶 凝胶法原位聚合制备的纳米SiO2 PI杂化膜在SiO2含量达到20wt%时,仍然是透明的,而且根据电镜观察,SiO2粒子在PI基体中均匀分散。随着SiO2含量的增加,杂化PI复合材料膜的耐热性、动态力学性能、拉伸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吸湿性降低。分析表明,SiO2前驱体在反应初期即被"固定"在聚酰胺酸大分子链的羧基(-COOH)上,然后在酰亚胺化过程中原位生成纳米SiO2粒子,SiO2粒子表面上的大量高活性硅羟基(-Si-OH)与PI大分子链上的羰基(>C=O)形成氢键而实现目标杂化。  相似文献   
495.
为探索纳米催化剂的分散技术,设计并制备了由惰性组分和纳米颗粒铜铬氧化物(CC)组成的一种纳米结构催化剂(ns-CC)。研究了铜铬氧化物前驱体铬酸铜铵(CAC)的热解条件对纳米结构催化剂中CC晶粒尺寸的影响。XRD分析结合TEM观察表明升温速率增大,粒径变小,但保温时间在一定范围内对晶粒的影响不明显。ns-CC对AP催化热分解结果显示加入少量的ns—CC使AP的高温分解峰温提前95℃,且大幅增加AP的表观放热量。在RDX/AP/Al/HTPB推进剂中,添加0.5%的ns—CC和普通CC时,6MPa下燃速由基础配方的6.31mm/s分别提高到8.82和8.69mm/s,4~10MPa范围内压力指数由基础配方的0.35分别升高到0.38和0.49。初步研究表明,ns-CC是一种具有较大潜力的值得深入研究的推进剂燃烧催化剂。  相似文献   
496.
反应火焰喷涂Ti-Ni-C系陶瓷/金属复合涂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钛粉、镍粉和碳的前驱体(蔗糖)为原料通过前驱体碳化复合技术制备了Ti-Ni-C系反应喷涂复合粉末,并通过普通氧乙炔火焰喷涂技术成功制备了以TiC为增强相的陶瓷/金属复合涂层.采用XRD和SEM对喷涂粉末和涂层的相组成和显微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前驱体碳化复合技术制备的Ti-Ni-C系复合喷涂粉末有非常紧密的结构;可有效的解决反应喷涂过程中原料粉末分离的问题;喷涂所得到的陶瓷/金属复合涂层具有典型的热喷涂组织特征,其由原位合成的纳米级TiC颗粒分布于金属基体内部形成的复合强化片层组织和TiC和Ti2O3共生聚集片层交替叠加而成;涂层基体以Ni和Ni3Ti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497.
高能喷丸(HSP)可在Ti6Al4V表面获得约50μm纳米层,同时也使表面粗糙度值增大,当喷丸10min时粗糙度值达到最大,纳米化效果不明显;喷丸60min后粗糙度值趋于稳定,表层实现完全纳米化.喷丸后表面粗糙度的变化规律主要与表面覆盖率和加工硬化有关.在保证得到纳米化表层的前提下,为了减小喷丸粗糙度对其疲劳性能的影响,最佳喷丸时间应为60min.  相似文献   
498.
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综述了复合材料家族中的新成员——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本课题组近期取得的研究成果,对6大类工艺方法的机理、特点、适用范围和现阶段开发程度,以及由这些制备工艺所开发出的新材料的优异的机械、物理、化学性能进行了全面分析,并综合评价了各种工艺的优缺点。在展望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广阔的应用前景基础上,指出了其制备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99.
通过二维隔振系统的力学分析 ,得到关于质量、刚度、阻尼比三方面结构 ,用以指导多自由度隔振系统的设计 ,设计出纳米级微动试验台的隔振系统。仿真实验表明 ,该系统具有良好的隔振效果。此隔振设计方法对超精密机床、超微定位机构等超低传递率隔振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00.
氮化硅/碳化硅(n)纳米复相陶瓷的烧结工艺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微米Si3N4 基体中加入SiC纳米颗粒 ,用真空热压烧结法制备出了Si3N4 SiC(n)纳米复相陶瓷。分别测试了不同配方Si3N4 SiC(n)纳米复相陶瓷的室温力学性能 ,研究了纳米SiC的添加对氮化硅结构陶瓷力学性能及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纯氮化硅相比 ,纳米SiC颗粒的加入 ,使得Si3N4 SiC(n)纳米复相陶瓷的机械性能有所提高 ,显微组织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