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6篇
  免费   445篇
  国内免费   290篇
航空   1341篇
航天技术   743篇
综合类   155篇
航天   189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231篇
  2011年   224篇
  2010年   196篇
  2009年   178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在分析了目前所使用的导弹发时平台静态误差的AR(1)估计方法之不足后,提出了均估估计方法,以及这两种方法的改进型。计算结果表明均值估计及其方法以提高精度近40%,在导弹发射前的平台误差补偿中使用这一方法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82.
本文在最少量测条件下采用视线角速度q趋于零的指标函数和低阶等效辨识模型与快速自适应控制方法实现了战术导弹的平行接近制导律。这种最优制导律可以实现直接命中目标本体,实现一弹多用,可以用于反导弹的控制。能使制导装置简化并使其尺寸和重量减小,算法简单易于工程使用。经过大量数学和半实物仿真试验表明,上述成果可应用于实际工程当中。  相似文献   
83.
一种基于反馈精确线性化的空间拦截末制导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反馈线性化理论研究了一种空间末制导模型,提出了非线性末制导律,并进行了数字仿真。  相似文献   
84.
通过在被测频段上的对横向扫描范围内反向散射场的相参积累,可构成一幅雷达图像。这种相参积累可看作是被测数据与聚焦函数的卷积,聚焦函数仅与测量系统的几何配置有关。因此,通过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技术(FFT)计算傅氏域的积,就可以有效地重构目标图像。另外,如果室内合成孔径雷达(SAR)测量的几何图形相同,则只须一次性地计算出聚焦算子便可在处理不同数据组时重复使用,从而大大缩短了计算时间。  相似文献   
85.
星载小型CCD相机发展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各国星载小型CCD相机发展的现状做了综述,分析了小型CCD相机的发展趋势,并对其基本组成及关键技术作了简要描述。  相似文献   
86.
航天器再入制导方法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航天器再入制导方法国内外已有不少的学者进行了研究。本文对国内学者这方面的工作作一综述。目前国内研究的大多为有标准轨道的再入制导方法,且从最优原理出发对再入标准轨道进行了优化。对纵向再入制导规律也找出了最佳增益系数。侧向制导采用漏斗型开关曲线其效果良好。预测制导方法也开始了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87.
红外隐身技术发展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红外隐身技术发展综述中国三江航天集团公司刘世良60年代以来,红外非成像和成像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各种具有很高探测精度、分辨率的红外探测和遥感设备相继出现。目前,世界上已服役的各种类型的红外制导导弹多达70余种,红外跟踪设备已成为当代防空武器最有效的...  相似文献   
88.
飞行器散射中心的超辨力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超分辨力微波成像诊断测量是隐身飞行器设计的重要手段。本文讨论飞行器的分辨力微波成像诊断测量技术,研究了四种微波成像算法,给出了微波暗室测量条件下,利用各种算法对飞机模型成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9.
90.
本文扼要介绍了制导精度分析的方法及其有关问题和工具误差模型系数分离的意义。为保证制导精度指标,进行制导误差分析和提高制导精度,探讨在我国国情下实现误差系数分离的途径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