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41篇
航空   179篇
航天技术   76篇
综合类   22篇
航天   17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61.
随着卫星导航产业的迅猛发展,辅助导航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利用该技术可提高导航终端对卫星导航信号的捕获概率,缩短首次定位时间,提高灵敏度,提升用户体验。基于导航信号模拟器,利用基准站接收机传送辅助数据(星历信息及时间信息)的方式,构建辅助导航测试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辅助导航测试方法,对导航芯片利用辅助信息实现快速捕获和定位性能进行了充分验证,方法可行,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2.
罗庆 《成飞情报》2001,(2):19-20,25
确定了A320项目铝合金精孔零件进行铬酸阳极化处理时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3.
三维RTPN的追踪导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描述三维RTPN导引的模型是超越非线性微分方程组,不易求解.常规的方法是进行线性化。通过坐标系的变换和引入辅助向量获得了解析的捕获域和截获时间,并在三维空间内对这种追踪导引过程进行了仿真验算。理论分析和仿真表明:所设计的追踪导引律,能使整个追逃过程是在一个由初始相对距离和初始相对速度确定的平面内进行;当导弹采用RTPN导引,目标分别以IPN、RTPN逃逸和非机动飞行时,拦截TPN逃逸导引的目标能量消耗大,截获时间长,捕获域小。  相似文献   
164.
带控制律CTS试验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L24风洞在国内首次进行了带控制律的CTS试验,这是改进捕获轨迹试验方式的一次探索。文中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试验技术原理,实现过程进行了阐述,试验结果表明在加控制律的CTS试验中导弹的滚转角和偏航角输出趋势稳,呈有控状态。  相似文献   
165.
《航天器工程》2017,(5):17-22
针对中继卫星用户数量及跟踪任务不断增多,跟踪模式复杂,任务响应速度要求快的特点,文章给出了对单个用户星捕获跟踪的典型过程,进而提出多用户多任务捕获跟踪策略,其可根据用户星类型、用户星优先级、任务中继服务时刻、可服务时间窗口等条件,经过合理的任务规划,可以同时实现为多个用户服务、优化星地资源配置、简化操控技术。文中应用两副天线跟踪6个目标,验证了中继卫星完成多用户多任务捕获跟踪任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6.
刘荣健  白鹏 《航空学报》2020,41(9):23784-023784
超声速有益干扰气动设计概念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其基本思想是利用飞行器部件间的波系干扰获得诸如增升或减阻等性能收益。此概念在20世纪50~60年代得到了大量探索并部分实现了工程应用,在20世纪70年代至世纪末陷入沉寂。近年来,随着超声速运输机和高超声速飞行器技术的复兴,超声速有益干扰概念重新得到重视并有望得到工程应用。本文梳理了超声速有益干扰气动设计概念的发展历史,总结了应用超声速有益干扰原理的典型构型,如超声速双翼机、Flat-top构型、环翼和半环翼构型、伞翼构型、高压捕获翼构型等,并对典型构型的基本原理和气动特点进行了分析。对超声速有益干扰设计概念的未来进行了展望,概述了亟待研究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7.
TB6钛合金是航空制造领域承重结构件的重要材料,属于典型难加工材料。开展了TB6钛合金铣抛喷组合工艺试验,研究了不同铣削参数对表面完整性的影响及精铣与喷丸工序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试件表面粗糙度主要受铣削每齿进给量fz影响。fz0.2mm/z时,组合工艺加工后,试件表面粗糙度值Ra较低;fz0.2mm/z时,随精铣fz提高,铣削硬化率下降,喷丸后的表面粗糙度提高;铣喷组合工艺条件下,铣削线速度vs在20~40m/min范围内,硬化率随vs的升高而降低,喷丸区域表面粗糙度升高;vs在40~50m/min范围内,铣削硬化率升高,喷丸区域表面粗糙度降低。切宽ae对试件硬化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不显著。铣喷组合工艺条件下的精铣参数优化结果为:vs=50m/min,fz=0.2mm/z,ae=1.0mm。铣抛喷组合工艺条件下,可在低于0.4mm/z范围内适当提高铣削每齿进给量fz。  相似文献   
168.
介绍了风洞系统角度机构精确定位,提出定位控制电器精零的实现,详述角度精确控制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9.
庞丹  南勇摄影 《航天》2010,(11):34-35
高灵敏度X波段深空应答机技术 探月二期工程将采用X波段测控体制,嫦娥二号卫星对此体制将进行先期验证。目前,国内型号中尚无星地X波段测控体制应用的实践,X波段深空应答机的研制涉及设计、器件和工艺等一系列难点,将重点解决低信噪比的载波捕获与跟踪以及在解调损耗紧张、低信噪比条件下保持较高的灵敏度等关键技术。其难点主要有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0.
《航天器工程》2015,(2):96-101
为了实现对空间暗弱慢速目标的自主高精度捕获跟踪,需要设计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捕获跟踪控制算法。文章在现有星敏相机相关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捕获跟踪控制算法工作流程,将其划分成相对独立的6大功能模块,并简述了这些功能模块与现有星敏技术的继承性。文章对光学捕获跟踪系统组成进行论述,并阐述了捕获跟踪控制算法各大模块设计的实现方法及研究现状,梳理出了其中的三大关键技术:星图数据库设计、星图匹配算法和目标捕获算法。文章研究光学捕获跟踪系统中相关算法的设计和改进方法,特别是针对其中的关键技术,详细论述了国内外前沿的优化方法,对关键技术的改进方案提出了未来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