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5篇
  免费   330篇
  国内免费   116篇
航空   1131篇
航天技术   151篇
综合类   129篇
航天   25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非定比旋转机械故障多为非平稳信号,无法使用常规的特征提取方法进行有效分析,需要阶比分析方法对其进行采样。在非定比传动系统中存在多种轴系,因此需要进行多轴阶比分析。本文利用Wigner-Ville分布对振动信号进行时频分析,较大程度改善振动信号瞬时频率估计的精度。对获得的时频分布进行峰值搜索,自适应的获取不同阶比分量的峰值。最后,利用最小二乘法对获得的频率分量进行多项式拟合,经重采样后再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最终实现阶比分析。该方法避免了传统频谱分析中出现的频率模糊现象,提高了分析精度,为非定比多轴系传动系统故障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2.
化学铣切是一种能使表面形状复杂、加工精度要求高的零件达到加工要求的表面处理方法.简要介绍了钛合金化学铣切的工艺方法,阐述了化学铣切的反应机理,并在均匀设计试验的基础上讨论了化学铣切温度和溶液配方对钛合金产品化学铣切质量的影响.通过实验数据回归分析确定了最优的化学铣切工艺方案,分析表明验证结果与理论是相符的,可应用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993.
在校准指针式三相功率表时,由于一次侧和二次侧存在变比,往往三相功率的额定值由计算获得。单纯的认为在特定功率因数下,功率值为电流和电压乘积的方式,可能会带来较大的测量误差,甚至会对校准结果产生误判断。本文将详细介绍这种互感器方式接入的三相功率表的校准方法,并进行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994.
系统阐明谱单元方法,基于谱单元方法对低雷诺数Re=200时不同间距下的顺排两圆柱和Re=150正方形排列的四圆柱绕流及其阻力系数、升力系数等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比较不同间距比L/D(两圆柱圆心距离与圆柱直径之比)对两圆柱和四圆柱绕流的影响,计算分析了涡量图分布、平均阻力系数和斯托罗哈数随间距比的变化。研究表明,间距比对顺排两圆柱和正方形四圆柱绕流影响显著;顺排两圆柱绕流存在临界间距比,在Re=200时临界间距比约为3.6。正方形排列四圆柱存在三种流态。当流场从一种流动形态变成另外一种流动形态时,力学参数发生显著变化,在某些间距比区间内出现骤升或骤降现象。  相似文献   
995.
The influence of dihedral layout on lateral–directional dynamic stability of the tailless flying wing aircraft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A tailless flying wing aircraft with a large aspect ratio is selected as the object of study, and the dihedral angle along the spanwise sections is divided into three segments. The influence of dihedral layouts is studied. Based on the stability derivatives calculated by the vortex lattice method code, the linearized small-disturbance equations of the lateral modes a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mod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By comparing 7056 configurations with different dihedral angle layouts, two groups of stability optimized dihedral layout concepts are created. Flight quality close to Level 2 requirements is achieved in these optimized concepts without any electric stability augmentation system.  相似文献   
996.
空化对燃油喷嘴雾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少林  黄勇  邹婷  刘志林 《推进技术》2014,35(3):397-402
燃油喷嘴内的液体流动在一定条件下会形成空化,进而影响喷嘴的雾化效果。应用高速摄像仪对圆形喷嘴内的空化以及喷口外的雾化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所用喷嘴直径包括0.5mm,1.0mm,1.5mm和2.0mm,其中直径为1.5mm的喷嘴的长径比从2变化到9,实验工质为纯净水。实验发现,喷嘴内空化的形成是动态的,空化长度出现高频低幅脉动。对于喷嘴的收缩类型研究发现,急收型相比渐收型更易形成空化,并有增强雾化的效果。长径比相同的喷嘴,直径越大,达到超空化的喷射压力越大,雾化锥角也越大;直径相同的喷嘴,随长径比的增加,达到超空化的空化数逐渐减小,但射流的喷雾锥角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均在10°到20°之间。对比破碎模式规律,除了0.5mm的喷嘴外,所有喷嘴达到超空化后均为雾化模式。  相似文献   
997.
RBCC引射火箭燃烧室设计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韶华  田亮  刘亚冰  侯金丽  李轩  徐旭 《推进技术》2014,35(10):1378-1386
为了满足RBCC推进系统需求,进行了气氧/煤油引射火箭燃烧室的设计和试验研究。燃烧室室压为2MPa,氧燃比为1.6,火箭流量在95~285g/s范围内变化。通过火箭单独的冷、热态试验,对其流量控制、点火、喷注及面板和身部热防护进行了考核验证,均得到了较满意的结果。在此基础上研究了RBCC联试中火箭燃烧室的工作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燃烧室的特征速度燃烧效率能达到88%~98%,且受到流量、氧燃比、动量通量比和喷注压降的影响较大,在适合的范围内选取大的动量通量比和喷注压降,能得到更好的雾化、掺混及燃烧性能;气氧/煤油的内直外旋喷嘴构型在煤油压降仅为设计点的11%时,仍能通过有效的气动作用,获得88%以上的特征速度燃烧效率;点火器的吹除气在占到火箭流量5%时,会造成燃烧室3%的性能损失,需要在试验中进行控制并在性能计算时予以考虑。在对火箭单试和联试的比较中发现,联试中由于其特征长度长燃烧更充分,火箭得到了近7%的特征速度燃烧效率增长。  相似文献   
998.
为确定厘米级微型涡轮发动机在相对较大功率、流量需求时的涡轮形式,基于某直径为12 cm的微型发动机样机开展研究.估算了该样机整机环境下单级轴流涡轮的做功能力,并按参数优选规律设计了一台微型轴流涡轮,将之与该样机采用的微型向心涡轮对比,分析了两种叶轮在功率、效率及尺寸质量方面的差别.研究表明:在先进微型发动机压比提高(>...  相似文献   
999.
为了深入理解同轴气-气喷注器气流混合机理,利用粒子图像测速仪(PIV)系统对同轴直流式和同轴离心式气-气喷注器开展了流动显示实验,研究了喷注器关键设计参数对气流混合扩散过程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同轴直流式喷注器,氧/氢动量比决定着气流接触面上卷吸作用的大小,动量比越大,卷吸作用越强,混合效果越好;对于同轴离心式喷注器,气流的旋度控制着气流的混合过程,旋度越大,混合效果越好.可以通过减小外环喷注压降或者给中心喷孔一定的缩进距离来增大旋度,增强旋流作用,加强气流的混合.  相似文献   
1000.
带盖板预旋系统的流动实验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何振威  冯青  刘松龄  许都纯  刘高文 《推进技术》2011,32(5):654-657,689
通过低转速的模拟实验对涡轮盘腔的带盖板预旋系统的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在不同的紊流参数(0.5〈λT〈0.96)和旋转比(1.03〈βp〈1.9)下测量了预旋腔和盖板腔内的压力与速度分布,得到了两个腔内的旋转比变化情况,并分析了旋转雷诺数和进出口压比对预旋喷嘴流量系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两个腔内离心升压效应明显,预旋喷嘴出口气流对预旋腔内的气流压力和速度的影响要远大于接收孔出口气流对盖板腔的影响,压比和旋转雷诺数对喷嘴流量系数有较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