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6篇
  免费   351篇
  国内免费   219篇
航空   2208篇
航天技术   108篇
综合类   147篇
航天   303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91.
超细铝粉燃烧特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验和理论分析说明超细铝粉的燃烧特性不同于一般铝粉(D=10-30μM)。其原因是在推进剂燃面铝粉的表面氧化反应产生的热量足以使超细铝粉点火燃烧,所以超细铝粉在剂燃面并发发生明显凝聚行为,而是倾向于单颗铝粒点火。因此,合理使用超细铝粉可使某些推进剂性能得到较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892.
采用Sn63Pb37钎料对Au60AgCu合金进行钎焊试验.对钎焊接头的微观组织、显微硬度、化合物相成分、力学性能及断口形貌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界面化合物相对接头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u60AgCu合金接头化合物主要由AuSn2,AuSn4和Ag3Sn组成.金属间化合物的硬度很高,其厚度随钎焊温度的升高及保温时间的增长而增厚.钎焊接头剪切性能测试表明,断裂发生在金属间化合物层,断口形貌为脆性断裂.  相似文献   
893.
飞行器在稠密大气层超音速飞行时,由于其周围形成等离子体鞘套对通信信号的屏蔽或能量大幅度衰减效应,可使飞行器与地面间通信产生中断.以等离子体鞘套对通信信号透射相位改变和能量吸收为基本出发点,以高温激波管试验装置产生的、生存时间为几百微秒量级的等离子体鞘套为研究对象,利用四进制相移键控(QPSK,Quaternary Phase Shift Keying)调制、载波频率为7.5GHz的信号生成与测量系统获取有无等离子体鞘套时信号相位特征、眼图特征、图像传输等的对比试验结果,利用矢量网络分析系统E8362B获取了有无等离子体鞘套时透射能量衰减对比试验结果.试验结果不仅进一步证明了等离子体鞘套对通信信号能量大幅度衰减将不同程度影响飞行器与地面的正常通信;同时表明等离子体鞘套能够使QPSK信号相位特征产生改变,从而在信号解调解码后眼图特征产生严重畸变,通信系统误码率Pe 大大提高,最终导致接收端无法复现发送端发送的原始信息.  相似文献   
894.
粉末燃料高效装填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理想球形颗粒的堆积规律,发现粉体空隙率与粒径大小无关,仅与排列方式有关;多级配混合粒径装填会减小粉体的空隙率,且级数越多,粉体空隙率越小;颗粒在紧密堆积状态下排列方式不唯一,是多种密排形式的组合。研究了非理想颗粒的堆积规律,发现实际粉体颗粒间的干扰和干涉作用对颗粒装填率影响较大,颗粒形貌越不规则,粉体的装填率越小;颗粒越细小,则吸附力越大,粉体的装填率越小。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理想的最紧密装填理论,确定了在多级配装填料中颗粒级数、粒径比以及各级颗粒的含量比例。最后,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粉末燃料高效装填方法,通过实验验证,此方法可将粉末燃料的松装密度提高近10%。  相似文献   
895.
王琳  杨欢庆 《火箭推进》2013,39(1):58-64
Sr变质潜伏时间延长除了给生产带来很多不便外,还会造成Sr烧损增加,变质效果衰退以及铝合金表面氧化-吸氢加剧,对合金造成污染,其中液态金属温度,液态金属的对流强度,Al-Sr合金的几何尺寸及表面状态是影响Sr变质潜伏时间的重要因素。通过建立物理模型,对Sr扩散过程进行流场模拟计算,并进行了试验验证。通过工艺改进,Sr变质潜伏时间由60分钟,缩短至20分钟,变质后合金性能优良,Al-Sr合金取得了良好的变质效果。  相似文献   
896.
针对定向凝固(DS)镍基高温合金DZ125开展了850℃条件下不同缺口形式和不同理论应力集中系数(Kt)下的低循环疲劳(LCF)试验研究.利用弹塑性有限元分析缺口根部的应力应变场,并将传统临界距离理论(TCD)及其Kt修正形式引入SWT参数,以此开展缺口试件LCF寿命预测研究.结果表明:高温LCF强度同缺口几何形状关联不大,但具有强的Kt相关性;无论是将尖锐缺口试件作为校准试件还是对临界距离进行平均处理,传统TCD的点方法(PM)及线方法(LM)其寿命预测大于5倍分散带,且预测能力同缺口应力集中程度相关;改进TCD的点方法和线方法可得到小于2倍的分散带,且其预测精度与缺口几何形状无关.由于SWT参数可考虑平均应力(应力比)影响,故根据光滑试件和某Kt下缺口LCF试验数据便可以采用改进TCD预测其他缺口试件在不同应力比下的疲劳寿命,其应用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897.
TA15 合金高温应力松弛和流变应力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TA15合金进行600~ 700℃下的应力松弛试验和675~800℃下的单向拉伸试验,研究其应力松弛行为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得出TA15合金在高温下的流变应力行为规律.结果表明,在600 ~ 700℃下TA15合金应力松弛行为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应力松弛过程前100 s,试样内的残余应力快速下降;第二阶段残余应力下降缓慢,经过1 500s后剩余应力基本不变,趋向于某一个极限值;温度对应力松弛影响很大,温度越高,应力松弛越快;初应力、预应变、轧制方向对应力松弛影响不大,且随温度的升高影响变小.在675 ~800℃下TA15合金流变应力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通过对单拉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出TA15合金流动应力符合第一类本构方程.  相似文献   
898.
利用XRD对超高温陶瓷粉进行分析,从衍射谱图能得到各物相组成为ZrB2 SiC、ZrO2,并且采用全谱拟合法对各物相进行定量计算.结果显示,定量分析结果的绝对误差小于2%,全谱拟合分析方法能准确地对超高温陶瓷的物相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899.
Re/ Ir 高温抗氧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电弧离子镀技术在Re 金属表面制备Ir 涂层,研究沉积态Ir 涂层的微观形貌、成分和相结构
以及在不同温度区域的高温抗氧化性能。通过分析表明,利用电弧离子镀方法,可以在Re 金属基体表面制备
出连续、致密和均匀的Ir 涂层。Re/ Ir 试样的抗氧化寿命,1 800℃可达到4 h;2 000℃可达到2 h。在1 950℃
条件下,进行120 次热震试验,试验后Ir 涂层表面光滑致密,表面没有发现任何剥离现象。  相似文献   
900.
针对镍基定向凝固高温合金疲劳寿命的晶体取向相关性,及定向凝固合金涡轮叶片使用过程中的复杂载荷问题,基于循环损伤累积(CDA)方法,引入方向函数修正,并综合考虑应力应变水平、应变比、保载时间及保载形式,建立了ω修正的CDA寿命预测方法。采用定向凝固高温合金DZ125的试验结果进行验证,预测结果与试验数据相比基本落在3倍分散带以内,显示出本文方法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