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81篇
  免费   2764篇
  国内免费   586篇
航空   5850篇
航天技术   1299篇
综合类   926篇
航天   1656篇
  2025年   22篇
  2024年   291篇
  2023年   391篇
  2022年   414篇
  2021年   414篇
  2020年   432篇
  2019年   404篇
  2018年   294篇
  2017年   325篇
  2016年   371篇
  2015年   373篇
  2014年   449篇
  2013年   385篇
  2012年   445篇
  2011年   454篇
  2010年   416篇
  2009年   445篇
  2008年   403篇
  2007年   401篇
  2006年   300篇
  2005年   289篇
  2004年   275篇
  2003年   265篇
  2002年   195篇
  2001年   224篇
  2000年   162篇
  1999年   140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为提高民航维修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升维修人员的工作胜任力,保障飞行安全,本文进行了民航维修人员胜任力模型的构建,通过对现有文献以及问卷数据的研究,对建模所需的调查问卷数据进行拟定优化,运用SPSS23.0和AMOS26.0软件对数据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以及验证性因素分析,构建了一个包含十八项胜任力要素的且适用于民航维修人员的胜任力模型,并对其进行了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的内部一致性较高,结构效度良好,可靠性强,建模基本符合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32.
航空发动机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MRAC)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空发动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多变量控制对象,参数变化范围非常大,因此选择合适的控制方法保证高性能的控制品质最优至关重要。目前的控制理论研究中,自适应技术的发展为发动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采用基于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设计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Control),参照F100发动机设计数据设计参考模型,并根据发动机转速变化情况进行了数字仿真。  相似文献   
133.
基于粘性非结构混合网格,采用格心格式的有限体积法,应用Spalart-Allmaras湍流模型进行绕三维舵面流动的N-S方程数值模拟。操纵面铰链力矩的计算结果与风洞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计算方法对粘性流动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对舵面铰链力矩随迎角、马赫数、雷诺数变化的规律也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34.
一个新的可压缩性修正的k-ε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考虑结构可压缩性修正的影响,发展了一个同时考虑结构可压缩性修正和膨胀可压缩性修正的k-ε湍流模型,新模型包括Chang可实现性、Heinz湍流动能产生项以及Sarkar可压缩性三部分修正.新模型扩宽了以往发展的可压缩性修正模型的适用范围,适用于高超声速(M>5)复杂湍流流动中.通过对多个复杂超声速横侧射流工况的计算,验证了新模型的预测效果.与实验结果相比表明,几个工况下新模型的预测精度都显著高于标准k-ε模型.流体分离强度越大,新模型的修正效果越显著.与标准k-ε模型相比,新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更加接近.  相似文献   
135.
在考虑飞行中外界空气对蒙皮气动加热的情况下,对飞机油箱内部燃油和气体的传热过程进行了三维仿真,得到了油箱中温度场和速度场的分布,采用集总参数法建立了飞机油箱一维热模型,通过Modelica语言编程对其进行了求解。将三维模型和一维模型计算得到的燃油、气相空间及壁面温度与飞行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两种模型气相和燃油平均温度均与布置在油箱中部的传感器测量结果吻合较好,但是三维仿真结果表明油箱各处温度差异很大,燃油各点温差最大可达17 K,气相空间各点温差最大可达30 K。因此实验中传感器位置需要重点关注。此外,三维仿真模型还可为一维模型中相关换热参数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6.
基于退化模型的失效机理一致性检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效的加速试验必须保证产品的失效机理不变。针对加速退化试验(ADT)可靠性建模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退化模型的失效机理一致性检验方法。以基于随机过程和基于退化轨迹拟合的退化模型为例,通过加速系数的2种等效定义分别建立了模型参数与失效机理不变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推导出其参数在不同应力下须满足的关系。在合理假定检验样本服从正态分布的基础上,利用t统计量对样本的一致性进行检验。通过2个ADT实例验证了所提检验方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7.
138.
为实现对配装于5.7 L汽油发动机的某型汽车电子节气门(ETB)系统的鲁棒控制,需先建立ETB系统的非线性逆模型以抵消动态迟滞非线性对系统控制性能的影响,针对该ETB系统非线性特性进行了研究,基于Hammerstein模型结构对ETB的动态迟滞非线性进行了建模。首先为了描述ETB特殊的迟滞非线性特性,构造了一种新的静态迟滞算子作为Hammerstein系统中的非线性子系统并推导得到了静态迟滞算子的解析逆;然后基于迟滞逆补偿策略估计出Hammerstein系统中的中间不可测变量;最后基于最小二乘估计法辨识得到Hammerstein系统中的线性子系统。建模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表明本文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ETB的动态迟滞特性。  相似文献   
139.
140.
跨声速压气机性能计算中的激波损失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了跨声速叶型内激波与附面层相互作用及波系形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考虑了激波与附面层的相互作用及栅内流动状况的跨声速叶栅激波结构的数学物理模型,并提供了一种可靠评估跨声速叶栅激波损失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