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25篇
航空   372篇
航天技术   10篇
综合类   28篇
航天   5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41.
一种改善高超声速进气道自起动能力的流场控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建勇  谢旅荣  赵昊  滕瑜琳 《航空学报》2015,36(5):1401-1410
为了改善高超声速进气道在低马赫数下的自起动能力,提出了一种在进气道内利用不起动时诱导激波前后静压差开设回流通道的流场控制概念,对其改善流场特性的机理及回流通道典型几何参数对进气道流场特性和气动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获得了回流通道典型几何参数对进气道自起动性能的影响规律,并与原型面进气道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回流通道使进气道自起动马赫数由Ma=4.7降低至Ma=3.6,进气道工作马赫数范围得到显著拓宽;回流通道进口位置对进气道自起动马赫数存在较大影响,但自起动马赫数几乎不随回流通道出口位置、回流通道宽度(b≥8mm)而改变;在低马赫数时,回流通道对进气道不起动流场有明显改善。而高马赫数下回流通道对进气道性能几乎不产生影响,保证了高马赫数下进气道的性能。  相似文献   
142.
侧板构型对高超侧压进气道起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考察侧板构型对高超侧压进气道起动性能的影响,对相同收缩比下侧板分别为前掠和后掠构型的进气道开展了Ma=4来流下的风洞实验及相应的数值模拟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侧板后掠进气道的起动性能优于侧板前掠构型,实验中侧板后掠进气道能够在+2°攻角时实现起动,而侧板前掠进气道仅能在-2°攻角时起动。对流场进行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侧板后掠进气道不但比侧板前掠进气道具有更高的内收缩段入口马赫数,而且交汇后的侧板激波与底板边界层干扰的强度较弱,使得边界层不易分离,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使得侧板后掠进气道的起动性能显著优于侧板前掠构型。  相似文献   
143.
基于小波分析的发动机惯性起动失速信号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型涡扇发动机惯性起动失败,利用小波Mallat算法对采集到的风扇和压气机脉动压力信号进行快速高频滤波,通过对滤除高频噪声的信号进行傅里叶频谱分析,准确检测出发动机起动失败时的失速信号。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小波分析方法进行失速故障检测简单、直观,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4.
J—7型飞机空中意外停车及起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目前,我国歼、强击机航空兵部队所装备的飞机,按其动力装置的数量可分为两大类:即单发飞机(J-5、J-7)和双发飞机(Q-5、J-6、J-8).因各机型性能不同,其用途各有侧重,有的适用于中、低空飞行,有的适用于高空大速度飞行。但就发动机而言,无疑双发飞机要优于单发飞机。众所周知,飞行是在空中实施的,任何细小的差  相似文献   
145.
提出了用计算机遥控物体运动的一种方法,给出了计算机控制硬件原理和软件方法,简要地介绍了与此方法有关的无线电遥控发射、接收的原理,完成了C语言与8086汇编语言的混合编程。  相似文献   
146.
王肖  谢文忠  阳未  张德平 《推进技术》2020,41(2):324-333
本文通过对典型二元超声速进气道进行数值仿真,研究了内收缩段中泄流位置对进气道自起动性能及抗反压能力的影响规律和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泄流腔改善进气道自起动性能和抗反压能力的内在机制不尽相同,泄流腔位置决定了进气道在临界不起动状态下的泄流量、临界不起动模式和临界反压状态下的泄流量,其中临界不起动状态下的泄流量和临界不起动模式共同影响进气道的自起动性能,而进气道的抗反压能力则主要由临界反压状态下的泄流量决定。在本研究范围内,当Lc=0.31时,进气道自起动性能最好,而当Lc=0.15时,临界压比和总压恢复系数最高。  相似文献   
147.
无毒单组元液体火箭发动机是空间推进的发展方向之一。本文针对硝酸羟胺基单组元液体火箭发动机的起动过程,建立了零维模型、不考虑相变过程的仿真模型,和考虑相变过程的仿真模型,并采用这些模型对60 N发动机进行了起动过程的模拟和对比分析。计算结果显示,推力室升压过程历经快速的气体充填和较慢的催化室升温两个阶段。零维计算模型和不考虑相变的CFD方法计算得到的两个阶段时长基本一致,但第一阶段时间显著低于试验结果,第二阶段时长与试验符合。考虑推进剂相变过程的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一维计算得到HAN基推进剂在进入催化床约4mm的长度内完全分解。升压第一阶段受催化分解影响很大,HAN基推进剂的分解反应速率低于肼的分解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148.
航空直流起动发电机输出轴断裂故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述了某航空直流起动发电机输出轴在设计上为保护发动机安全而采取的措施,分析了引起直流起动发电机输出轴薄弱环节断裂的因素,确定了某小型发动机用起动发电机输出轴断裂的原因。根据该故障原因,制定了解决方案,并付诸试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排查分析得到的导致电机轴薄弱环节断裂的原因正确,制订的解决措施合理,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9.
涡扇发动机高空台惯性起动的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某型大流量涡扇发动机在高空台完成了飞行高度为5,8,10km的惯性起动.高空台试验结果表明:惯性起动过程中模拟的进气和排气压力存在着较明显的波动,偏离真实工况;利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分析惯性起动数据,得到的飞行表速相差25~70km/h.以试验分析结果为基础,推荐了一种高空台惯性起动试验性能的评估方法,即成功起动以推杆时刻为起点3s内的平均值作为试验模拟飞行状态,起动失败以转速反转为起点到转速再次下降之间的平均值作为试验模拟飞行状态.   相似文献   
150.
某型涡轴发动机空中起动故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某型全数控系统控制的涡轴发动机在飞行试验中出现的空中起动超温、起动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为发动机数控系统的完善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