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20篇
航空   177篇
航天技术   29篇
综合类   18篇
航天   6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91.
192.
门举先 《推进技术》1982,3(4):21-33
本文在初步设计基础上,经过反复实践,总结了这类型固体发动机壳体隔热层设计中的几个问题。对于自由装填隔热层的设计,首先确定在发动机工作条件下允许的应力应变,其次选用高温力学性能较好的树脂和烧蚀率小的结构方案。这样,可以承受热载荷的冲击,耐冲刷和耐烧蚀。试验结果与计算较一致。  相似文献   
193.
194.
铝硅合金熔炼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 铝硅合金熔炼过程中精炼与变质处理是必不可少的工序。过去一直采用六氯乙烷精炼、氟盐变质处理工艺。众所周知,采用这种工艺所产生的气体严重损害工人健康,腐蚀厂房设备。自70年代末以来,我国铸造行业相继研制了十多种无公害熔剂,我们对这些有代表性的产品进行了应用试验,但因其处理铝合金质量不稳定,且有一定的刺激性气体产生,所以未能推广应用。1989年以后,我们又对航空航天工业部有关课题组1987年研制的铝合金无公害精炼变质剂HJB2~*进行了推广应用,代替老工艺处理ZL101、ZL104合金,获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深受工人欢迎。 二、试验内容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5.
介绍8cm×8cm多孔卷包槽式电极背栅硅太阳电池的设计、研制过程及其最近的研制进展.在研究过程中,攻克了硅片打孔、正负电极共面、埋入式电机制造、背栅和介质背反射器等项关键技术;解决了密栅钛钯银电极光刻、背表面场真空制作和Ta_2O_5/Al_2O_3双层减反射膜等多项技术难题.测试表明,电池的各项性能参数都达到了2cm×2cm高效太阳电池的水平,是国内迄今为止面积最大、结构最新颖、可适用于柔性方阵的一种大面积高效硅太阳电池.  相似文献   
196.
该文介绍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利用多晶硅电阻元件补偿温度影响,该传感器工作范围广,有互换性,兼具多种优点。掺入硼杂质,调节温度系数和灵敏度等重要参量。硅片处理包括615℃时用LPCVD法形成多晶硅;两次掺硼;950℃氮中老化30分钟;湿法制作图案。给出特性参数。工作温度-30~+125℃,满刻度输出7.5mV/V。  相似文献   
197.
一种改进的高精度硅微陀螺仪闭环驱动方案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波  周百令 《宇航学报》2006,27(3):433-437,468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高精度硅微陀螺仪闭环自激驱动方案。该方案对相角进行了优化控制,消除了驱动频率和驱动模态固有频率的相对频差影响,实现了闭环驱动的相角和增益条件的解耦。利用闭环回路中直流控制量与驱动力间的非线性关系,实现闭环自激控制。试验结果表明,1小时内,驱动频率变化的均方差为0.009Hz,相对变化量为2.2ppm;驱动幅度变化的均方差为0.0025mV,相对变化量为15ppm。由此可见,本方案使驱动频率和幅度稳定性得到了极大提高。  相似文献   
198.
硅加速度计     
Greif.  P 《惯导与仪表》1997,(2):17-23
在技术武器系统,稳定控制、机器人和商业用途领域,正出现一些需要低成本,小尺寸、中等精度加速度计的市场。微型机械制造技术极其适合上述的需要,德雷珀实验室已开发了系列硅-硼硅酸玻璃加速度计,以适应上述需要。其中一项用途是用于一个监控飞行炮弹运动的系统中,它需要动态量程范围为1mg ̄100kg的抗冲击的加速度计;第二个感兴趣的领域是用于小加速度值的商业仪表中。研制方案已集中在使用电容检测器和力平衡型的微  相似文献   
199.
掺杂纳米硅薄膜的生长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方法成功的沉积出掺杂(主要是磷、硼)纳米硅薄膜.探讨了各种生长工艺条件对掺杂纳米硅薄膜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及其规律.利用高分辨电镜(HREM)、Raman散射等手段对掺入不同杂质后的纳米硅薄膜的微结构进行初步研究,并从实验和理论上对掺杂纳米硅薄膜的生长特性进行了探讨.得出掺杂纳米硅薄膜具有与掺杂非晶硅薄膜和掺杂微晶硅薄膜不同的生长特性,即杂质原子绝大部分是非活性的,只有很少一部分在薄膜中起施主作用.大部分非活性的杂质原子存在于晶粒间界.  相似文献   
200.
运用N2O-C2H2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不锈钢材料中的硅含量。介绍硅的最佳测定条件以及线性范围的浓度,在样品测定中对干扰因素进行了综合考虑。实验表明:N2O-C2H2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灵敏度高、干扰小、选择性和重现性好,步骤简单、操作容易、分析周期短。测定样品含硅量10μg/mL~60μg/mL(n=6)时,其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标准加入回收率均为97.0%~103.0%(n=6),适用于不锈钢材料中硅含量的测试,达到了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