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7篇
  免费   193篇
  国内免费   90篇
航空   645篇
航天技术   84篇
综合类   96篇
航天   22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01.
杨波  洪延姬  刘毅  徐庆尧  张鹏  沈双晏 《推进技术》2015,36(10):1516-1521
为解决化石燃料燃烧带来的问题,需要对燃料的基础燃烧特性进行深入研究。为此通过数值计算研究了初始压强50~101k Pa,初始温度298~353K,当量比0.6~1.5异辛烷的预混层流火焰结构特性,分析了初始压强、初始温度、当量比对火焰厚度、反应区厚度、厚度比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火焰厚度、反应区厚度、厚度比会随着初始压强和初始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当量比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火焰厚度、反应区厚度、厚度比分别在当量比1.1,0.9,1.3时获得最小值;层流燃烧速度与H+OH的最大浓度有密切关系,都随初始温度的增加而增加,随初始压强的增加而减小。通过敏感性分析,发现H主要通过R3,R24,R97,R162,R163,R179生成,通过R1,R12,R14消耗;OH主要通过R1与R14生成,通过R3,R12,R16,R29,R95,R97消耗。  相似文献   
102.
采用悬浮聚合方法制备了粒径约为100~120μm的聚苯乙烯(PS)微球。通过在聚合过程中逐步取样,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光学显微镜(OM)等手段研究了样品在不同聚合时期中的微观形貌、粒径及其分布的情况,讨论了悬浮聚合制备大粒径PS微球的反应历程。结果表明:大粒径PS微球的悬浮聚合过程主要经历3阶段:液—液分散期、粒子增长期和粒子恒定期,在特定的聚合时期,微球的生长方式和微观形貌有显著不同。在不同生长时期内通过对聚合反应条件的选择性调节,可实现对最终PS微球的形貌、粒径及其分布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03.
采用Zn-14.1Al-0.9Si和Zn-21.5Al-1.5Si两种钎料钎焊获得铜/铝接头,研究了Cu/Zn-Al-Si/Al接头Cu母材/钎缝界面结构、钎缝中心区显微组织、接头抗剪切性能和断口形貌.研究发现,Cu/Zn-14.1Al-0.9Si/Al接头和Cu/Zn-21.5Al-1.5Si/Al接头界面结构均为Cu/扩散层/Al4.2Cu3.2Zn0.7,其中Al4.2Cu3.2Zn0.7化合物层厚度分别为1~2 μm和3~4μm.2种铜/铝接头钎缝中心区均由α-Al固溶体,η-Zn固溶体,Zn-Al共晶和Si单质组成,未发现脆性CuAl2化合物.由于具有较薄的界面化合物层,在剪切力作用下,Cu/Zn-14.1Al-0.9Si/Al接头断裂一部分起源于Al4.2Cu3.2Zn0.7化合物层,另部分起源于界面扩散层,而Cu/Zn-21.5Al-1.5Si/Al接头断裂均起源于较厚的Al4.2Cu3.2Zn0.7化合物层.因此,Cu/Zn-14.1Al-0.9Si/Al接头的抗剪切强度高于Cu/Zn-21.5Al-1.5Si/Al接头,分别为60.1MPa和55.6MPa.  相似文献   
104.
对FGH96/GH4169异质高温合金惯性摩擦焊接头组织形貌及演变过程进行分析,测量了焊接过程的界面温度。结果表明,惯性摩擦焊近界面处最高温度超过1100℃,达到母材强化相固溶温度区间。摩擦初期GH4169侧率先产生磨损颗粒;摩擦过渡期磨损颗粒被细化,摩擦界面形成高温粘塑性金属,在顶锻压力作用下开始形成飞边,夹杂物随之被挤出;准平衡摩擦阶段界面处高温粘塑性金属被持续挤出,飞边增大。焊后于焊接界面处形成等轴细晶区,细晶区与母材间为热力影响区,产生明显的变形,形貌为拉长晶粒。  相似文献   
105.
用热爆反应合成法研究了Al/TiC复合体系中粉料粒度对TiC热爆反应合成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粉料粒度对反应的起始温度Tig没有影响,但对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有一定的影响。另外,通过SEM观察了反应合成TiC的组织和形貌及粉料粒度对它的影响。试验表明:粉料的粒度对反应合成TiC的大小、形貌没有影响。合成的TiC具有亚微米尺寸(约为0.3μm),且表面光滑干净,大部分呈圆整的球状。  相似文献   
106.
本文研究了NiAl合金的热爆合成,其反应过程为液相控制,产物为β-NiAl,密度较高。本文给出了不同条件下合成的起爆时间及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7.
岳国粹 《推进技术》1986,7(1):48-66
本文提出的∑A_(a_i)与∑B_(b_j)(B″)b″_jB′b′_k和∑_(c_t)型分子间反应的凝胶化理论,用两种推导方法,得到相同的结果,明确凝胶化条件均用数均官能度,不用重均官能度表示,或均用分子的数量分数,不用官能团的数量分数表示.并总结了Flory等的大量实验结果,实测的凝胶点官能度与已知数均官能度一致或接近,而与已知重均官能度相差较大.以往学者提出的不同类型分子间反应的凝胶化理论,绝大部分均概括在这个模型之内,正确部分均继承下来,不对之处也明确指出.  相似文献   
108.
109.
本工作借助接触角测定技术,系统研究了炭黑填充高密度聚乙烯、石墨填充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的界面热力学,对复合材料NTC现象产生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并就改善复合材料作为热敏器件使用的可靠性提出了初步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0.
岳国粹 《推进技术》1984,5(2):19-24
本文提出的凝胶化理论,与Flory和Stockmayer等的不同,并用两种推导方法证明:Flory的凝胶化理论用官能团的数量分数作为ρ的定义,以及Stockmayer的凝胶化理论用重均官能度表示,都是不正确的,也与Flory的实验结果相差较大,而与本文提出的凝胶化理很好地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