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7篇
  免费   188篇
  国内免费   135篇
航空   624篇
航天技术   220篇
综合类   87篇
航天   349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71.
迟惑 《太空探索》2012,(7):40-42
传统上,通信卫星在进入轨道的时候,它的体重里有很大一部分是远地点发动机和姿态、轨道控制系统的燃料。例如著名的美国波音公司702-HP平台,在它基础上制造出来的加拿大AnikF-1卫星,发射重量大约是4710千克左右,而进入静止轨道开始工作时只剩下了3015千克,为从转移轨道进入静止轨道而消耗掉的燃料达1695千克。世界上所有通信卫星运营商都要为这部分燃料的发射支付高额费用。  相似文献   
72.
73.
王群 《江苏航空》1999,(3):42-44
本文选择了三种不同机型的三个由于“电接触问题”引起的典型故障加以分析论述,目的在于引起广大飞机维护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这对于我们的工作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74.
<正>近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10所自主研制的中国首个卫星用200毫米离子电推进系统(LIPS-200)地面寿命及可靠性试验累计工作时间达到6000小时,开关机3000次,具备确保卫星在轨可靠运行15年的能力,这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制的电推进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将全面迈入工程应用阶段,能够满足我国通信卫星系列平台、高轨遥感平台以及深空探测器的发展需求。所谓电推进,就是用电能取代化学能作为卫星的主要动力来源的一种推进技术。其基本原  相似文献   
75.
采用恒载荷拉伸实验技术,研究了镀锌30GrMnSiA锡螺栓干涉配合连接LY12-CZ铝合金构件在3.5%NaCal+0.5%H2O2溶液中的应力腐蚀开裂特性。结果表明,随干涉量的增加,应力腐蚀敏感性有所下降,基材与紧固件的电偶效应对应力腐蚀繁感性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6.
弹性空腔流致噪声/结构振动特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空腔中经常存在高强度且多频率分量的流致噪声,空腔噪声与结构振动之间耦合效应严重,甚至可能发生结构共振。为此,在0.6m×0.6m高速风洞中,通过调整空腔底板厚度,改变其结构固有频率,模拟空腔流致噪声/振动相互作用。利用脉动压力和振动加速度测试技术,获取亚跨声速条件下,弹性空腔流致噪声特性及其结构振动响应特性。马赫数变化范围为0.6~1.2。结果表明,当振动强度较弱时,结构振动对空腔噪声影响较小,而空腔噪声对结构振动影响较大,在噪声载荷主频位置,振动谱出现峰值并且噪声/振动相关性达到最强;此外,空腔结构振动还与其固有频率特性密切相关,振动主要以低阶模态为主。  相似文献   
77.
科技成果     
《航天器工程》2009,18(6):144-145
高压直流继电器的研制取得突破 据中国航天新闻网2009年11月11日报道,近日北京航天微机电技术研究所承制的火箭股份创新基金项目——270V高压直流继电器研制取得突破性进展。样机的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尤其是高温时的寿命大大优于国外同类产品。这标志着我国初步具备了高压直流供电的配套能力。据了解,随着现代火箭技术自动化、智能化、小型化、轻量化要求的迅速提高,采用高压直流供电已经成为必然趋势。目前,该项目所取得的成就已经得到有关用户的认可。  相似文献   
78.
《航天器工程》2009,(6):92-92
据中国航天新闻网2009年9月24日报道,复旦大学聚合物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彭慧胜教授领衔的课题组,将环境敏感的高分子与碳纳米管形成复合式纤维,发展了具有电致变色的新型智能材料。该材料有望在军事、航空航天、光电器件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9.
空间可展开结构热致振动分析方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可展开结构在轨服役期间受冷热交变热载荷的作用会产生热致振动现象,使得结构精度下降,进而影响其工作效能,因此在结构设计与制造阶段准确地预测热导致的热-结构耦合动力学行为,并对热致振动问题加以规避是至关重要的。从上个世纪50 年代Boley 提出热致振动的概念至今,学者们不断探索新的分析方法。早期学者大多以简化的板或梁作为对象研究其热致振动机理;21 世纪后学者们开始了有限元结合数值方法研究具有显著几何非线性、运动副间隙等特点的大型空间结构热致振动问题;近年来有学者采用绝对节点坐标法建立耦合的热-结构分析模型,用于分析大转动、大变形航天结构热致振动问题。文章针对空间可展开结构热致振动这一现象,系统性地总结了从热致振动概念提出到近年来热致振动问题的研究方法,并提炼出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为热致振动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0.
电气化飞机电力系统智能化设计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王莉  戴泽华  杨善水  毛玲  严仰光 《航空学报》2019,40(2):522405-522405
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推动了绿色航空的发展,飞机电气化是绿色航空的主要实现手段,已经成为航空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介绍了飞机电气化的发展历程,阐述了电气化飞机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其研究现状,分析了先进飞机电力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指出了飞机电力系统综合化、智能化的发展特点。在分析飞机电力系统设计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文章初步提出了电气化飞机电力系统智能化设计平台的理论框架、功能和特点,分析了支撑电力系统智能化设计平台的关键技术,指出了航空智能化设计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