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24篇
航空   174篇
航天技术   26篇
综合类   46篇
航天   4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离子轰击表面强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离子镀、离子渗、离子注入及其复合工艺的应用与发展。并指出表面强化的发展方向是采用复合工艺和实行设计、工艺与设备三结合的方法来提高工件承受应用状态下适应某种特性要求或延长使用寿命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2.
简要总结了国外电弧加热喷气火箭发动机研究发展的历史,介绍了实验研究系统的主要设备、发动机结构、零部件测量参数等,给出了实验研究的一些主要结果和结论,归纳了理论分析和数值分析的主要研究内容,并将电弧加热喷气火箭发动机气动热力学过程同化学火箭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3.
汤海滨  刘畅  马彬  肖应超  刘宇 《推进技术》2006,27(4):359-362
1引言电弧加热式发动机(Arcjet)与冷气和化学推进系统相结合,已经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小功率Arcjet已被证明是运行可靠、性能优良的比较理想的空间先进推力器[1,2]。美国目前在轨运行的Arcjet大都以N2H4作为推进剂,主要执行南北位置保持任务;德国IRS用于AmsatPD-3卫星的A  相似文献   
114.
采用ArF准分子激光器作为激发光源来激励O2-Schumann—Runge带系(B^3∑^-u←X^3∑^-g)193.3nm附近的转动吸收谱线,用紫外光电倍增管探测该带系256nm附近的荧光信号,建立了ArF准分子激光器O2激光诱导荧光流场测试系统。在建立O2单带测温模型和软件的基础上,利用Schumann—Runge带系(10,2)带的荧光信号、测量了氧氩混合电弧加热射流的径向温度分布。结果表明:我们建立的ArF准分子激光器O2-LIF测试系统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15.
电弧加热器试验条件下端头烧蚀外形计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电弧加热器试验条件下端头的烧蚀外形进行了仿真计算,考察了碳-碳端头烧蚀外形随来流条件的变化规律。重点研究了电弧射流的非均匀性对烧蚀外形的影响以及表面粗糙度对边界层转捩和气动加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6.
设计了一种功率低于500 W以下的电弧加热发动机的结构和实验系统,采用氮气作为推进剂,系统地测试了该电弧加热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参数,并分析了发动机关键尺寸参数和主要工况参数对发动机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总结得到了稳定工作参数和规律。  相似文献   
117.
离子镀在航空发动机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离子镀的突出优点以及用离子镀方法在涡轮叶片上获得NiCrAlY涂层和在压气机叶片上获得TiN涂层的工艺实践 ,指出了离子镀在航空发动机制造中的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8.
氮氢混合气电弧加热发动机的性能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用自制的脉宽调制电源供电,以氮氢混合气(模拟肼的分解产物)作推进剂的电弧加热发动机性能试验的情况及初步结果,试验表明,自制的脉宽调制电源工作稳定;在混合气作推进剂的情况下,DHSL-1和DHSL-2 发动机可以正常运行,但由于发动机的高温密封性能不好(漏气),测得的性能数据偏小。  相似文献   
119.
电火花加工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门成熟且不可或缺的加工方法,新工艺、新方法和新装备层出不穷,如何提高加工效率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电火花加工过程中,为防止对工件产生损伤,要避免电弧放电,通过各种工艺手段提高加工效率的效果不明显。通过有效控制电弧通断,利用电弧弧柱极高的能量去除材料,可以极大地提高放电加工效率,是近年来研究高效放电加工的一个新方向。另外,放电烧蚀加工利用电火花放电作为诱导能量,控制金属基体与通入的氧气燃烧产生化学能用于蚀除工件,该能量远远大于脉冲电源的能量,是高效放电加工的另外一个新方向。放电烧蚀加工辅以其他方法形成复合加工,对已烧蚀表面进行优化处理,可以实现高加工效率的同时获得良好的表面质量。综述了电火花加工、电弧加工和放电烧蚀加工技术在高效加工方面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20.
低密度烧蚀材料是为解决飞船再入过程中高焓、低热流长时间飞行热环境的防热问题开发的防热材料。随着新工程项目的开展,低密度烧蚀材料被要求应用于中高热流的新环境下。在电弧风洞上开展了低密度烧蚀材料在气流恢复焓为18MJ/kg,冷壁热流为720kW/m2的高焓、中高热流条件下的防热性能考核试验。试验中改进了传统的水冷框方式,水冷框与试验件之间增加了高性能隔热材料,避免了侧向热泄漏,提高了试验结果的准确性。试验结果表明低密度烧蚀材料能够满足中高热流的加热环境。同时开展了低密度烧蚀材料的防热性能计算研究。低密度烧蚀材料的烧蚀机理复杂,根据低密度烧蚀过程的本体热传导-热解-炭化机制,不同区域和阶段分别采用对应的预测方法,改进了炭化烧蚀的计算方法。将理论预测结果同风洞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理论预测同风洞试验结果一致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