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9篇
航空   99篇
航天技术   51篇
综合类   31篇
航天   6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扼要综述目前国际上关于宇航爆脱冲击(Pyroshock=Pyrotechnic Shock)方面的问题及前后认识;爆脱冲击引起的宇航事故远多于振动引起的宇航事故的情况和原因;新型爆脱装置——超级拉链(SuperZip);目前爆脱冲击环境测量,数据处理及模拟试验技术等问题;最后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2.
惰性粉尘抑爆过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长 9m ,内径 0 .1 4m的燃烧管内进行了CaCO3颗粒对H2 O2 混合物中发生爆炸过程的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该管分为三部分 :激波成长段 ,抑爆段和抑爆后观察段。其中抑爆段装有 1 0套可形成均匀颗粒悬浮流的喷粉系统。实验结果表明 ,仅当颗粒浓度大于某值时 ,才可能有效抑制爆炸 ,否则爆炸波会在抑制后重新成长。笔者还基于两相化学反应流的基本方程 ,通过分裂方法 ,全耦合TVD格式和Lax Wen droff Rubin格式对粉尘抑爆现象进行了数值模拟 ,计算结果反映了惰性颗粒作用下激波的变化过程 ,其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53.
在国内外研究液体推进剂爆炸火球生长规律的基础上「1-4,6」,建立了火箭爆炸事故所形成的火球的生长规律、空气卷入量和N2O4富余量的数学模型。利用已有的蒸发理论「5」,探讨了火箭发射事故毒源强度及其衰减的计算数学模型。文中所建的数学模型,其试算结果与曾发生过的火箭爆炸事故的火球照片和毒源强度基本匹配。  相似文献   
54.
根据机构间空间碎片协调委员会(IADC)和欧空局(ESA)的空间碎片减缓要求,在建立航天发射、爆炸和碰撞模型,以及碎片演化机制的基础上,对常规发射(BAU)、禁止在轨爆炸(NO-EX)和全面减缓(MIT)三种空间碎片减缓策略条件下,对2000~2100年空间碎片环境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禁止航天器在轨爆炸、对失效的卫星和火箭上面级实施离轨操作,以及在航天器的发射和运行中不产生或抛弃分离物等减缓措施是限制空间碎片数量增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5.
1.1941年6月,白俄罗斯。军队在第高斯泽沃和杜波络瓦克两个村庄附近搜索到了不明飞行物残骸,并把它们运送到鄂木斯克,后于1945年转移到哲特科。2.1953年10月:直径约5米的碟状不明飞行物,中间部位有一道彩色光  相似文献   
56.
在载人航天工程配套任务中,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七院)692厂承担了90%以上的火工品研制生产任务。该厂为神舟九号配套的火工品主要用于载人航天工程七大系统中的载人飞船和运载火箭两大系统,包括爆炸螺栓类、电起爆(点火)器类、点火药盒类和非电传爆系统等共计30余种、30余个批次500余发(套)。据统计,神一到神九,从指挥员发出点火指令到飞船返回时着陆瞬间的反推火箭点火,几乎每一个动作和功能的实现,都离不开披挂在火箭、飞船全身的数百发火工品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7.
古怪的天体     
我们知道,一次单一的核弹爆炸能造成一场灾难性损害。那么,可以想象比一个核弹爆炸更大的能量,不是2个、10个、1000万个,而是100亿那样的爆炸会是怎样的呢?天文学家有证据证明,在太阳系中曾经发生过相当于100亿个核弹爆炸的足够力量的碰撞。在碰撞之后,产生  相似文献   
58.
杨照德 《航天》2014,(12):50-51
今年10月16日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50周年。原子弹爆炸时的蘑菇云随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了,但是,它对人们的启示、鼓舞则是永远不会消失的。 1963年初,中央专委下达了我国首次核爆炸任务,国防科委要求中国科学院承担光热辐射和多项力学参数的测试任务,提出测量方案并研制、提供所需的测量仪器。当时原子弹的研制已经有了相当的进展,但原子弹爆炸试验所需的测试工作却毫无准备,时间十分紧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裴丽生立即部署长春光机所、西安光机研究所、物理研究所、地球物理研究所、电子学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力学研究所承担任务,并建立专门的领导班子,安排较强的技术力量组成任务核心组,调配精良的设备组建实验室。  相似文献   
59.
航天器上使用了大量的火工装置来完成特定的功能,它们在动作时会引起强烈的高频冲击环境,对航天器上的仪器设备产生不利的影响.本文借鉴活塞压力计的原理设计了一种专用爆发器,它同时具有传统的密闭爆发器和推力测试架的功能,能够同时测试航天火工品爆炸后产生的压力、加速度和位移等冲击参量,可增加一次试验能够获得的测试信息量.  相似文献   
60.
爆炸焊接作为一种特殊焊接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各种金属复合板材,爆炸焊接复合板材不仅结合强度高,还可以实现多种不同金属材料的大面积复合,从而有效地降低了贵金属材料成本。除了介绍爆炸焊接基本原理、爆炸焊接窗口和试验技术外,还对当前爆炸焊接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作了讨论,同时也介绍了爆炸焊接复合金属材料在不同行业领域的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