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4篇
  免费   905篇
  国内免费   108篇
航空   1691篇
航天技术   127篇
综合类   168篇
航天   58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41.
超燃冲压发动机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贺武生 《火箭推进》2005,31(1):29-32
超燃冲压发动机技术是一项新型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推进技术。本文对国内外超燃冲压发动机最新研制情况进行了综述,重点论述了该类发动机关键技术研究情况,并对关键技术研究及思路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2.
通过采用双反应区燃烧模型,分析水反应金属燃烧表面传热机理,得出水反应金属燃料发动机水反应金属燃料燃速表达式。理论计算和分析表明燃速主要受表面火焰面传热影响,主火焰面辐射可忽略。常规固体火箭发动机燃速辨识方法可用水反应金属燃料发动机水反应金属燃速辨识。  相似文献   
43.
本文根据固体推进剂采用含有凝结物质的流动热气体进行点火的特点,提出了一个点火过程的机理,即认为在点燃之前凝结物质的热粒子首先沉积在推进剂的表面上形成一层沉积层,并根据传热理论建立了固体推进剂采用含有凝结物质的流动热气体点火的模型,求得了固体推进剂内部的温度分布和表面温度随时间的变化,以及计算点火延迟时间的解析解,再根据对流换热系数与压力的关系计算出点火延迟时间与压力的关系,将理论计算的点火延迟时间和压力的关系与实验结果比较表明理论模型是合理的。为了验证本文所提出的点火过程的沉积机理,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点燃之前推进剂表面确实存在一个沉积层,因而合理的理论模型应该包括这个沉积过程。  相似文献   
44.
45.
纳米铝粉燃烧残余物的粒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常压下对纳米铝粉、普通铝粉及AP/Al/HTPB推进剂进行了点火试验,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对燃烧残余物进行粒度分析。结果表明:纳米铝粉具有较低的着火点,而普通铝粉很难着火;普通铝粉在推进剂中燃料过程存在显著的凝聚行为,残余物粒度分布无规律,而纳米铝粉的燃烧则无明显的凝聚行为,燃烧物只是在尺寸上有所增大,粒度分布呈现较好的规律;纳米铝粉应用推进剂将有利于提高燃烧效率。  相似文献   
46.
降低硝胺推进剂燃速和压强指数的暗区增强理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分析总结高能硝胺推进剂燃速特性和燃烧火焰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重点降低高压燃速及其压强指数的暗区增强理论;并选择了数种添加剂对上述理论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选择或合成的添加剂都可同时降低燃速和压强指数;燃烧火焰结构验证实验也表明,加入PC30/PC35组合添加剂显著增加了暗区的厚度,降低了暗区的压强敏感性和总化学反应级数;同时组合添加剂的抑制作用效率随着压强的增加而增强,这导致推进剂在燃速降  相似文献   
47.
本文介绍了在弹道靶设备上对再入速度下模型的热辐射进行的实验研究工作。铝、高硅氧和聚碳酸酯三种材料的模型在速度为4.5~6.0(km/s),压力为600—8000Pa条件下做了实验,在258nm—1100nm光谱范围内完成了九个波段的辐射测量,给出了三种材料模型的辐射光谱分布曲线。结果表明辐射量除了受环境条件影响外,还强烈地依赖于模型材料;由烧蚀产物引起的辐射通量主要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区(465nm以上)。估算了烧蚀产物引起的辐射加热率,对头部和近尾流辐射通量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48.
探讨了 AMMO(叠氮甲基-3′甲基氧杂环丁烷)的热分解和燃烧特性。实验证明AMMO 的热分解过程分为两步,第一步为叠氮基放出氮的放热反应;第二步为第一步的反应残渣不放热的分解反应。AMMO 是一种具有自燃性的物质,其燃速较低,仅为GAP 推进剂的50%,并与双基推进剂相同,而且对压力的敏感度也与双基推进剂相同。燃烧波温度分布的测量结果证明,由气相向燃烧表面的热反馈量随着压力上升而增加,燃烧表面温度和燃烧表面附近的放热量随压力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49.
本文采用激光阴影高速摄影、扫描电子显微镜、X光电子能谱,对含和不含CaCO_(3)的三种夹心件及SO4-5A PU复合推进剂的燃烧过程、燃面形貌、化学成分和覆盖分数分别进行了研究和测定。结果表明:CaCO_(3)在低压下(〈1.96MPa)提高AP的燃速,在高压下(〉1.96MPa)起降速作用;CaCO_(3)与AP反应生成CaCl_2,并促使AP熔化;燃面上CaCl_2含量随压强上升而增加;PU熔化流动对AP表面的覆盖在mesa区内随压强而升高,在非mesa区的低压区也存在。基于以上实验结果,对含CaCO_(3)的PU负压强指数推进剂的燃烧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0.
复合材料梁的热弯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制先进的导弹弹翼,用新研制的复合材料制成工字梁,模拟导弹飞行时翼梁受热弯条件进行实验,测出梁的温度和挠度随时间变化曲线,确定正常使用条件和失效形式,用此复合材料代替现役导弹的金属材料,可明显减重,改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