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4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83篇
航空   1210篇
航天技术   98篇
综合类   129篇
航天   36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了提高焊接工艺对尺寸超大和形状复杂的钛合金结构的适应性,提出精密脉冲TIG焊工艺方法,分别将其焊接结构件的拉伸性能、断口类型、硬度分布和金相组织与传统真空充氩TIG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精密脉冲TIG焊在焊缝区组织致密性、微观硬度等方面优于真空充氩TIG焊。  相似文献   
992.
对无损伤及含低速冲击损伤的复合材料加筋板进行了压缩试验,分别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DIC)、电测法对加筋板屈曲后屈曲行为进行了实时测量。试验结果表明:冲击损伤对屈曲载荷、屈曲模态影响不明显,对破坏载荷及破坏模式影响较大;相比于完好加筋板,含冲击损伤加筋板蒙皮纤维损伤沿着横向扩展,导致结构提前破坏,强度降幅达30%。随后,采用软化夹杂法对冲击损伤进行了等效简化,并基于改进的Tsai-Wu准则、二次应力准则建立了复合材料加筋板渐进损伤有限元分析模型,分别对完好及含冲击损伤加筋板压缩后屈曲失效过程进行了模拟。与试验结果相比,预测的屈曲载荷误差小于1%,破坏载荷误差小于6%,屈曲模态、失效过程及破坏模式均与试验结果一致。最后,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讨论了蒙皮上冲击损伤位置对加筋板压缩性能的影响,分析得出:冲击损伤位置对屈曲载荷、屈曲模态影响较小,对破坏载荷和破坏模式影响较大,特别是当冲击损伤位于长桁帽底蒙皮波谷时引起的强度降幅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993.
冯吉才 《航空学报》2022,43(2):1-37
异种材料构件因其可实现不同材料的优异性能组合,极大提高设计和生产的灵活性,满足现代工程结构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具有更高的技术和经济价值,在各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异种材料的可靠连接尤为重要。然而,异种材料往往因物理及化学性能差异较大导致连接困难。本文综述了异种材料钎焊、激光焊、电子束焊、电弧焊以及搅拌摩擦焊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总结了各焊接方法在异种材料连接过程中的研究焦点。在此基础之上,对异种材料连接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拟为未来异种材料连接的研究方向和技术突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4.
为满足当前信息技术高速、安全、可靠通信的要求 ,对基于编码扩频的 DS/FH(直序 /跳频 )混合扩频通信系统中非相干解调技术进行了研究 ,简要分析编码扩频信号的组成 ,重点讨论数据解调时采用的非相干最大相关输出解调方案及其误码特性 ,并与其它通信系统的通信性能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证实方案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995.
介绍了减小铝合金薄翼板热处理翘曲变形的试验过程,研究了LD10自由锻件试样使用的有机淬火介质、延长时效时间、处理后的变形和机械性能,找到了使工件能同时满足机械性能和变形度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996.
TA3多层板及TA3+TC4真空扩散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TA3多层板及TA3+TC4真空扩散焊工艺,并进行了接头质量分析。结果表明,高的焊接温度造成了晶粒的长大。加压不均匀容易造成结合界面上孔洞收缩不彻底,而留有晶内微孔。TA3+TC4属于软硬结合,有利于界面孔洞的消失,但应注重焊前表面清理;以去除表面致密的氧化膜TiO2,避免接头氧化膜夹渣的产生。  相似文献   
997.
TA15钛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脆性较大,疲劳性能较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了退火热处理对TA15钛合金焊接接头力学性能和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可以在不影响接头强度的情况下改善接头的塑性,提高接头的疲劳性能。电子束焊接接头经过650℃+2h退火处理后抗拉强度和截面收缩率都达到了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998.
返回式卫星回收片盒壳体成形与缺陷消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文章介绍了返回式卫星回收片盒壳体拉伸成形过程中平板毛坯设计、工艺参数、中间工序热处理工艺规范及产生缺陷的消除方法。  相似文献   
999.
高温热处理与C/C复合材料性能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采用整体炭毡为增强坯体,经过化学气相渗透(CVI)及树脂浸渍/炭化(PIC)工艺制备成整体毡C/C复合材料样品,对样品连续进行了3次2 500℃以上的高温热处理(HTT)。材料性能测试结果表明,3次HTT后材料z向抗拉强度由16.7MPa下降到8.87MPa,抗压强度由129.0MPa下降到72.7MPa,抗弯强度由35.7MPa下降到17.6MPa,抗剪强度由34.4MPa下降到18.7MPa;xy向室温(RT)~1 000℃的平均线膨胀系数由1.55×10-6K-1降低到1.13×10-6K-1;800℃的热导率由106.91 W/(m.K)降低到61.27 W/(m.K),比定压热容由2.56 kJ/(kg.K)下降到1.93 kJ/(kg.K);z向变化趋势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000.
王胜文  洪炳熔 《宇航学报》2004,25(3):317-322
鉴于自动测试系统研究中缺乏确认其故障冗余属性的手段,提出一种基于对比策略的故障注入系统。系统采用硬件注入和软件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实现,故障注入由专门研制的电压信号发生器、电流信号发生器、后驱动电路完成,自动测试系统的正常运行通过软件仿真完成。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系统能发现自动测试系统的软件缺陷,并能对其故障冗余属性进行确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