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5篇
航空   340篇
航天技术   79篇
综合类   14篇
航天   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数字多用表检定规程中检定温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数字多用表检定时的实际状况,认为检定规程中(20±1)℃完全实现比较困难。对三种温度下测试数字多用表的结果数据进行分析,认为在(20±2)℃范围内,测试数据没有明显变化。故认为检定规程中温度可以适当放宽至(20±2)℃。  相似文献   
82.
运载火箭级间热分离过程中,级间段受高温高压喷流的影响,所处环境恶劣,研究级间热环境中压力、温度和热流分布规律对级间段结构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在Ф1m高超声速风洞中,采用以微型固体火箭燃气为喷流介质的热喷流模拟技术,模拟了运载火箭二级主发动机和四个游动发动机同时工作多喷流干扰条件下的级间热环境,并对级间压力、温度和热流测量试验技术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不同级间距、不同排燃窗开口数量情况下的二级底封头和一级前封头表面的热流、温度及压力分布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级间距越小,分离环境越恶劣,压力、温度、热流分布越不均匀;总排燃面积保持不变,排燃窗开口数量变化,对一级前封头上的压力、温度、热流影响不大,但对二级底封头影响较为明显,随着开口数量的减少,二级底封头上压力、温度、热流值均有所增大。本项试验采用同轴热电偶测量了级问区域的热流,热流结果精准度的提高以及热流模拟准则还需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83.
多喷流干扰级间热环境风洞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载火箭级间热分离过程中,级间段受高温高压喷流的影响,所处环境恶劣,研究级间热环境中压力、温度和热流分布规律对级间段结构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在(φ)1m高超声速风洞中,采用以微型固体火箭燃气为喷流介质的热喷流模拟技术,模拟了运载火箭二级主发动机和四个游动发动机同时工作多喷流干扰条件下的级间热环境,并对级间压力、温度和热流测量试验技术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不同级间距、不同排燃窗开口数量情况下的二级底封头和一级前封头表面的热流、温度及压力分布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级间距越小,分离环境越恶劣,压力、温度、热流分布越不均匀;总排燃面积保持不变,排燃窗开口数量变化,对一级前封头上的压力、温度、热流影响不大,但对二级底封头影响较为明显,随着开口数量的减少,二级底封头上压力、温度、热流值均有所增大.本项试验采用同轴热电偶测量了级间区域的热流,热流结果精准度的提高以及热流模拟准则还需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84.
一种返回器烧蚀温度在轨测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航天器工程》2015,(2):129-133
返回器再入过程中的烧蚀温度,是防热结构设计和验证的重要参数之一。针对在轨应用的需求,文章设计了一种使用铠装热电偶进行返回器烧蚀温度在轨测量的方法,通过将铠装热电偶埋入安装并进行冷端补偿和误差校准设计,可以准确测量烧蚀温度的变化过程。通过我国探月三期工程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在轨测试,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5.
介绍了源表法检定全套标准电阻的工作原理、方法及不确定度分析,并对此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86.
通过对热电偶在测量温度中出现的温度跳跃问题进行分析,对其可能产生故障的原因逐一排查并提出解决方案,重点分析了热电偶在串入附加地电势后导致温度跳跃的原因。本文的研究对于在使用热电偶进行实际工程测量时具有一定指导作用,并对该问题的理论研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7.
提出了符合组合互感器运行状态的整体检定方法以及按元件分别检定计算整体误差的方法;给出了几种条件下电流、电压互感器和组合互感器的误差限值;对整体检定方法的优点和检定用标准器的选择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8.
介绍了飞机发动机的三种常用测温方法,并对其原理、应用以及冷端温度补偿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实践证明,通过这些方法获得的数据准确、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89.
对水冷式热电偶测量误差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减小该误差的设计要点;在某型发动机如力燃烧室扇形试验中的应用表明,该热电偶在1820℃以下,有效提高了测试精度(误差±1%),该热电偶测试数据可直接用于对燃烧效率的计算。  相似文献   
90.
通过对航空气压高度表的工作原理和检定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气压高度表检定方法。该方案采用广泛应用的PPC2气体压力控制器模拟产生精密气压高度信号,直接对航空气压高度表、航空大气数据计算机的静压和气压高度等项目进行检定,对具有RS232数据输出功能的电子式气压高度表可以实现自动检定,对这种方法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该方法具有操作便捷、可靠性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