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1篇
  免费   698篇
  国内免费   445篇
航空   2707篇
航天技术   500篇
综合类   541篇
航天   546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186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186篇
  2011年   206篇
  2010年   188篇
  2009年   219篇
  2008年   189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103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为探讨氢氧爆轰驱动激波风洞中的高氢混合比氢氧混合气直接爆轰的点火方法,对射流点火管的点火能力进行实验研究发现,点火管长度是决定射流点火能力的关键因素,射流点火能力随点火管长度的增加而增强。点火管与爆轰管之间无隔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同时观察了点火管中增添孔板对射流点火能力的影响,发现障碍物对射流点火能力具有减弱作用。  相似文献   
42.
考虑纳米纤维表面流体滑移效应,在二维简化模型下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纳米-微米复合纤维对惯性粒子的捕集行为。分析了纳米-微米纤维复合形式对粒子捕集效率、效率增长比例因子以及综合过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微米纤维迎风面45°和90°处放置纳米纤维,可显著增大复合纤维对粒子的捕集效率,并对弱惯性或中等惯性粒子捕集表现出较高的过滤性能质量因子;而当纳米纤维位于微米纤维迎风面0°位置时,仅对3μm以下粒子的捕集效率起增大作用;纳米-微米纤维间距(δ)增大对粒子的捕集效率有增大作用,且与纳米纤维放置角度和所捕集的粒子大小均有关。  相似文献   
43.
研究了超音速气流中正规反射波加一正激波结构下的参数优化特性,给出了求解这种优化结构的方法,通过计算得到了优化条件存在的区域和优化解的特性,它用可于指导超音速飞行器的进气道及相关装置的设计。  相似文献   
44.
评价复合固体推进剂中填料/粘合剂相互作用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为了便于评价复合固体推进剂中填料/粘事剂的相互作用,从填料充填弹性体应力应变公式出发,提出了一种简单而直观地评价填料/粘合剂相互作用的新方法。其在几种不同填料体系的应用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评价填料/粘合剂的相互作用,还可表征键合剂的作用效果,这一方法具有较大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45.
俄罗斯的S—300实际上包括两大系列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即S一300P和S—300V。俄军方规定,凡是射程超过150公里、射高在25到30公里之间的地空导弹武器系统都包括在S-300系统中。在俄罗斯的地空导弹武器中,属于S—300系列的有S一300P半机动与机动战略防空系统和S-300V机动式战区防空系统。在研制初期,前者以拦截低空喷气式进攻性空袭兵器为主,后者主要拦截战术弹道导弹。但在目前,S-300这两大系列地空导弹已发展成为反巡航导弹、反战术弹道导弹、反飞机并举的多用途防空与反导系统。S—3…  相似文献   
46.
靳力  瞭望 《航天器工程》2007,16(1):17-17
2006年12月8日在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发射中心,由阿里安-5火箭成功将因特网卫星狂蓝-1(Wild Blue-1)和电视转播卫星AMC-18送入地球静止轨道。  相似文献   
47.
48.
台湾“中华-2号”卫星于5月21日在美国范登堡空军基地成功发射升空。台湾官方称,该卫星用于民用;但去年11月台湾卫星计划负责人也表示“中华-2号”卫星还将用于军事用途。  相似文献   
49.
为提高传统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小脑模型(CMAC)神经网络的比例-积分-微分(PID)的复合控制器。给出了具在线学习功能的复合控制器结构,并证明了神经网络学习收敛条件与最终控制目标的一致性。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控制器具有较好的自适应性和鲁棒性。与传统控制器相比,进入稳定状态的速度更快,指向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50.
俄罗斯典型空间对接机构及其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宇 《航天器工程》1994,3(2):33-38,64
简要介绍了俄罗斯几种典型的空间对接机构,其中包括从六十年代至今,联盟号飞船所使用的三种最具代表性的对接机构,着重分析了它们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对接过程以及彼此之间的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