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4篇
  免费   406篇
  国内免费   190篇
航空   1330篇
航天技术   133篇
综合类   262篇
航天   10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采用XRD初步研究了经激波作用的非晶态合金Fe(78)B(13)Si9的晶化,结果表明,激波对非晶态合金Fe(78)B(13)Si9具有强烈影响。激波可以使非晶态合金Fe(78)B(13)Si9转变为多品材料,结晶出新的晶化相。这些晶化相的x-射线衍射峰不同于用传统退火工艺得到的晶化峰,且各自彼此也不同。激波可能是一种很好的研究非晶晶化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962.
非线性气体振荡整流效应对翼尖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圆管内气体的非线性振荡理论和实验研究成果为基础,利用开口圆管中气体非线性振荡的整流效应,通过翼面开缝以及翼尖开口引入气体振荡,主要进行翼尖涡控制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翼面开缝和翼尖开口引入气体振荡在大迎角时对提高升力系数、增大机翼的稳定性有一定作用。同时,翼尖开口引入气体振荡能较好改善翼尖涡的位置和强度。对比翼面开缝以及无气体激振状态。翼尖涡在翼尖气体振荡条件下向翼尖外部移动了近3/4个弦长,向上翼面方向移动了近1/4弦长。  相似文献   
963.
本文数值模拟了超声速飞行物体与爆炸波相遇后产生的两波干扰流动,采用了激波捕捉、有限差分法和LU-TVD格式。同得到的实验结果对比,计算结果反映出了两波作用后的复杂流动,并且可清楚地看到飞行体头部产生的弱接触面,与实验符合较好,同时进一步模拟了飞行体以-5°攻角飞行时与爆炸波相遇后的流动。  相似文献   
964.
为提高前向爆轰驱动激波风洞的性能,采用在驱动段靠近主膜处增设一个收缩喉道的方法,以此来产生较为均匀的驱动气源。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有效地削弱了爆轰波后Taylor稀疏波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5.
在TVD格式的基础上,以修正限制函数的方法,将通常的TVD格式改造为性能更为优越的ENO格式,并利用这种有限差分格式求解欧拉方程和薄层N-S方程。分别数值模拟了激波管中运动激波与三种楔形物体相互作用流场;给出了激波在不同物体上的反射及波涡干扰过程中非定常流场的变化情况;算出的波系结构与在CARDC小型激波管中做的相关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66.
康普顿散射对X射线热激波破坏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GRAY三相物态方程及Lagrange数值模拟方法,计算并讨论了康普顿散射对X射线热激波及其破坏效应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对较硬的X射线谱(15keVPlanck谱),康普顿散造成量沉积与热击波峰压明显下降,在LY-12铝中,能量沉积的相对差△E(x)/E(x)可达9%-22%,热击波峰压的相对差△pm(x)/pm(x)约为12%。  相似文献   
967.
应用二维激光多普勒测试仪,对高频振荡通气的气体运输机理作了实验研究。按正交试验设计,得到了在不同状态下,树状人工肺各级气管的速度、湍流度及雷诺数。结果表明,HFO是一种更为复杂的气体运输,为临床实践中应用HFO输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68.
对雷诺数为150≤Re≤3600,振幅与柱宽比 A/h 为0.24和0.7条件下横向强迫振动单方柱的锁定现象、涡脱落过程和近尾迹特性,用流动显示和热线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锁定区的范围随振幅比和雷诺数的增高而扩大,在大振幅比情况下,锁定区上、下临界折合速度值比小振幅比情况均有增高。流动显示结果清晰而系统地揭示了柱振动频率越过共振锁定点时,方柱上下两侧涡脱落规律发生的变化以及振幅的改变对近尾迹结构的影响。在低振幅比情况下,锁定区近尾迹结构基本为2S 型,在高振幅比情况下,由2S 型变为 P+S 型,这是非对称的尾迹结构,每一振动周期,从物体上脱落三个涡。在高频振动情况下,近尾迹由大尺度涡结构转化为小尺度涡结构。  相似文献   
969.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对1000MPa 以下的高压传感器进行动态特性标定的水激波管装置,装置内径30mm,管长550mm,用叠氮化铅点火头为爆源,用 PVF_2压电薄膜做成色散压杆传感器监测其压力波形。利用该装置对二种不同原理的高压传感器进行了动态标定试验,得到了初步的频率响应特性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970.
在比较和分析现有的无膜激波管之后,设计了以活塞控制驱动的无膜激波管,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构设计、工程估算等方面的工作,最后进行调试并给出了调试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