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8篇
航空   72篇
航天技术   64篇
综合类   7篇
航天   6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航空计测技术》2006,26(2):28-28
丰田中央研究所日前成功地开发了使用近红外线的车载激光雷达、在行驶中检测距离车辆数十米的行人的技术。 实验结果表明,在以30~40km时速驾驶配备有车载激光雷达的车辆时,能够出色地检测出距离车辆30~50m的、在人行横道上行走的行人。该技术利用近红外线激光雷达算出自驾车辆的车速及转向分量后,根据这些数据高精度推算出激光雷达捕捉到的物体的移动速度。而原来要想利用激光雷达检测行人,则需要在激光雷达捕捉到的图像中提取行人的脚部图像。这种方法难以识别此次的方法分两步检测行人。  相似文献   
52.
对于惯性导航系统而言,当初始对准给定的信息不准确时,会导致惯性测量单元信息解算不准确,进而影响定位算法精度.针对油气管道定位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惯性测量单元和里程计的油气管道定位方法,介绍了惯性测量单元和里程计定位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初始对准不准确对定位结果的影响,提出了基于首尾点坐标的轨迹校正方法.该校正方法补偿了初始...  相似文献   
53.
为了更好地提升经验模式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对于Mie散射激光雷达信号的去噪效果,提出了一种多层清除重复间隔阈值(EMD-MCIIT)的EMD去噪方法.首先,对多层固有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进行去噪,应用alter函数对信号分量进行改变.然后,应用重复间隔阈值(EMDIIT)对信号进行滤波.通过信号仿真以及Mie散射激光雷达真实回波信号的实验进行验证,与传统的EMD阈值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去噪,信噪比有了较大的提升,因此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4.
载车行进中自主对准可有效缩短机动前准备时间,提高姿态对准精度以及对准过程中无地标自主定位精度是关键。本文提出一种里程计辅助捷联惯导系统行进中对准算法,推导了行进中精对准滤波模型以及对准过程中无地标自主定位算法。为缩短对准时间、减小由于航向角误差未收敛时造成的定位误差,利用回溯法将粗对准过程存储数据用于精对准过程,且回溯法仅需存储少量数据适合于工程应用。车载实测数据分析表明算法可同时实现行进中自主对准与对准过程中无地标自主定位,有效提高了载车快速机动能力,航向角对准精度优于1 mil,对准过程中无地标自主定位精度优于0.3%行程。  相似文献   
55.
使用Nd:YAG激光器和泵浦染料激光器产生的589nm激光, 与中高层大气中钠原子产生共振, 利用直径为1000mm的望远镜接收钠层的光子回波. 研究中国海口市2010年5月4日夜间的中高层大气中钠层密度分布, 计算钠层的相对密度和绝对密度, 研究钠层密度峰值变化. 观测到突发钠层出现在23:52LT, 持续12min.   相似文献   
56.
从原理和结构上介绍了激光雷达扫描仪,并针对其绝对测距原理进行分析。结合该仪器的技术特点,对激光雷达扫描仪应用于网状天线形面测试和电性能测试做了介绍。通过对测试结果分析,证明激光雷达扫描仪技术的先进性和适用性,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7.
大尺寸空间测量方法的实施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飞机大部件对接过程中应用的3类测量设备进行详述,比较各自的优缺点、精度和应用等。以大客研制过程中的大尺寸模拟件对接为例,阐述大部件自动对接测量方案是如何实施的,最后探讨在飞机大部件对接过程中测量方法和设备的选用,给出一些参考方案及建议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58.
瑞利激光雷达是探测中层大气温度的重要设备,具有高时空分辨率且不存在探测盲区的优点.为充分利用激光雷达探测到的原始数据,改进了传统的Chanin-Haunchecorne方法,采用由均匀搜索生成温度初值的方式反演大气温度.位于北京延庆(40.3°N,116.2°E)的瑞利激光雷达具有589nm和532nm两个通道,将589nm通道用于计算,532nm通道作为参考.在150~250K区间等间隔选取多个温度初值,利用589nm通道反演60~70km高度范围内的大气温度廓线和大气密度廓线,利用参考密度廓线选取准确的温度初值,反演得到准确的大气温度廓线.将589nm通道和532nm通道反演的温度廓线相比较,发现二者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改进后的方法有效利用了信噪比较差的光信号,使589nm通道的温度探测上限从60km提高到70km.   相似文献   
59.
石油天然气管道担负着油气传输的重任, 定期对传输管道检测能使其安 全、高效地运行。为此设计了管道导航定位系统,用于对管道探伤位置的精确定位。管 道导航定位系统主要由激光捷联惯性导航系统与里程计组成,搭载在管道检测设备中。 通过测量、存储检测过程中的传感器信息,在检测结束后离线处理数据,得到管道导航 定位信息。通过对惯性/里程计分别进行误差分析与建模, 搭建了组合导航系统卡尔曼 滤波器模型, 进行了跑车试验与实际管道定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惯性/里程计组合 导航管道定位精度满足管道高精度定位要求。  相似文献   
60.
瑞利激光雷达探测北京上空中间层低逆温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延庆瑞利激光雷达(40.47°N,115.97°E)2012年1-2月及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的探测数据,分析得到北京上空60~80km高度140个晚间的温度廓线,对这一区域内的低中间层逆温层现象(Lower Mesospheric Inversion Layer,Lower MIL)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平均逆温幅度为23.4K,平均垂直尺度为4.78km,逆温层底部平均高度为68.2km.约有2/3的逆温层存在随时间垂直传播现象,且大多为向下传播.此外,还观测到三个垂直传播速度相差近一倍的特殊双低层MIL演化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