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篇
航空   48篇
航天技术   5篇
航天   14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41.
提出了基于多卫星、多测站、多天线、多频率配置和单测控中心的在轨测试和通信业务监视系统,分析了该系统的功能特点,并介绍了其硬件组成和系统软件所包含的内容.随着航天测控网的不断发展,实际工程应用中对卫星的测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该技术在对卫星的在轨测量中将会被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42.
航天测控网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测控网中数据传输关系着航天任务的成败。本文首先分析了测控网通信系统数据传输的基本要求及其特点,讨论了传输规程的选取,比较了几种常用规程的性能,针对工程实践中的具体应用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3.
为了解决航天测控网目前覆盖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易实现、低成本和高覆盖率等特点的新型航天测控网.同时,主要实现了利用网络时间协议对系统中的不同设备进行时钟同步.详细讨论了该系统的时钟同步体系结构,以及组成网络时间协议的数据过滤和选择等重要的工程化算法,并对网络时间协议进行了改进,提高了同步精度.该系统对于非航天普通测控网的建设也有较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4.
正一、会议宗旨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计测技术》杂志社和中国计量测控网联合举办第十五届中国湿度与水分学术交流会。本次会议宗旨是促进我国湿度与水分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湿度与水分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结合;提高湿度与水分计量与测试技术水平,为我国湿度与水分行业和领域工作者提供一个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45.
王朋 《太空探索》2006,(8):36-41
航天测控网宇宙浩瀚无垠,无数神秘深蕴其中。自古至今人类都在探索其奥妙。从地球进入太空,从太空中了解我们自己居住的家园、利用太空资源为我们人类服务、探索宇宙中其他星球的手段就是航天飞行器。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人类从此开始了航天飞行。事隔  相似文献   
46.
NASA研制的新TDRSS转发器和射频地面支持设备,使一系列低预算NASA计划可以利用TDRSS的通信业务。由于采用了当前先进技术,有些则是尖端技术,使这些新设备为用户提供了许多先进特性,而成本仍比以前任何一种设计方案低。  相似文献   
47.
主要介绍美国军用卫星测控网的先进技术计划及其关键技术领域 ,并就其对我国卫星测控网的建设所具有的现实意义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8.
量子密钥通信在分布式航天测控网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分布式航天测控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分布式航天测控网面临着信息安全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和研究各种信息加密技术,针对经典加密技术不能保证信息绝对保密性的弊端,考虑利用以量子力学为基础的量子密钥分配技术来保证测控信息传输的绝对安全.基于密钥这种"绝对保密"的方法与分布式航天测控网技术结合的思想,本文提出了量子密钥通信与分布式航天测控网相结合的密钥分配模型.  相似文献   
49.
从多个角度分析了测控网面临的安全威胁,研究了ESA(欧空局)和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安全标准体系、安全技术应用和安全管理,总结了国外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在顶层设计、制度建设、安全训练、威胁感知等方面的特点。基于我国测控网的特点,研究了边界安全、数据安全、终端安全以及备份与恢复等层面安全技术的部署,提出一个基于安全域划分的安全防护技术框架,其中各安全域可根据任务需要进行裁剪或扩展,具有一定灵活性。同时,在综合考虑规章制度、安全训练、安全技术以及安全审计与咨询等多种因素基础上,提出一个安全管理模型,该模型提供了安全管理与安全技术紧密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0.
针对我国航天测控资源存在“条块分割、设备分散”等问题,进行相应分析并提出解决设想,其目的是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航天测控资源合理配置,实现测控资源和空间资源充分共享及综合利用。首先对我国地球同步卫星和近地卫星的航天测控资源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其次根据不同卫星的测控特点,提出航天测控资源综合利用的设想,并对其利弊进行了详细讨论;最后结合我国航天测控资源实际情况,指出了实现航天测控资源综合利用需要重点解决测控覆盖范围等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