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5篇
  免费   260篇
  国内免费   50篇
航空   961篇
航天技术   108篇
综合类   121篇
航天   26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二元曲面可调进气道流量系数精确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满足二元曲面可调进气道模态转换马赫数范围(来流马赫数为2.2~3.2)的流量要求,针对唇口平移、转动和转动+平移三种调节方案,基于理论分析和基准进气道的流场,提出了一种流量系数精确预测方法,并通过数值计算进行验证且获得了进气道的总体性能。结果表明:调节后的进气道流量系数与预测值完全相等,而且无需多次试算,符合设计预期,可拓展应用于轴对称进气道。相对基准进气道,唇口前移时流量系数和压缩效率同时增加,来流马赫数为2.5时出口总压恢复系数相等而增压比增加了14.6%;在降低相同流量系数条件下,后移唇口使得增压比和压缩效率均降低,来流马赫数为2.5时出口总压恢复系数基本相等而增压比减小了12.9%,转动唇口使增压比进一步减小了9.1%,唇口后移方案性能更优。   相似文献   
72.
为了探究前体构型对进气道气动特性的影响,在相同的压缩角度及几何长度下,设计了升力体前体和类乘波体前体两种构型方案。就不同构型对前体/进气道气动特性的影响开展了三维数值模拟研究,并与进气道二维流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进气道二维流动,三维升力体和类乘波体前体构型在设计状态和不同来流攻角下均存在一定的横向压力梯度,导致进气道流量捕获能力降低,与二维流动差异较大,前者流量系数下降20.3%,后者下降9.0%。相比较而言,类乘波体前体在流量捕获能力及升阻比等方面性能更优。增大类乘波体前体宽度比和前缘角度,可以减小前体横向压力梯度,提高前体/进气道的流量捕获能力,前者提高了升阻比,而后者则降低了升阻比。  相似文献   
73.
为提高方位俯仰型船载天线伺服系统的船摇隔离度,稳定环是常采用的策略,但是选择传统的PID(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器往往不能获得满意的控制效果,针对该问题,提出了PID+积分+滞后校正环节作为稳定环调节器的具体实现形式。另外,通过对伺服系统内各环路带宽及响应速度的分析,将稳定环阶跃响应的上升时间作为参数调节依据。上述设计完成后,在实际系统中添加周期10s,幅值8°的正弦波信号模拟船摇扰动,此时添加稳定环后,方位轴的船摇隔离度提高了6dB,俯仰轴的船摇隔离度提高了13dB。这表明,采用PID+积分+滞后校正环节作为稳定环调节器的设计形式是正确且简单有效的。  相似文献   
74.
刘九阳 《今日民航》2016,(4):106-113
正中国民用航空局空中交通管理局局长车进军表示:"从简单设备的引进,大型设备的引进,人员的培训到技术的合作,中法航空50年空管发展的历程见证了合作的加深,合作的广泛,合作的成功。"2016年是中国与法国之间开通航线50周年,也是中法航空合作50周年。在民航技术合作板块,中法两国在民航空管领域的合作最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75.
76.
归纳了近五年来基于MEMS技术的微流量传感器结构及性能参数。根据国际上热门的研究方法推断微流量测量技术可能的发展方向与研究趋势,即集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测量方法,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测量精度或扩大量程比。最后基于现有的技术基础,提出了融合科氏效应与差压效应的微流量测量方法,阐述了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理论基础,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与论证。  相似文献   
77.
以基于高频脉宽调制(PWM)控制的发动机燃油调节器计量控制装置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学模型理论推导出关键执行元件高速电磁阀、脉冲阻尼活门、缓冲器的主要参数静态匹配方程,并与AMESim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方程的准确性。同时,通过AMESim仿真和工程试验得到计量控制装置平衡占空比为50%时的动态匹配特性。为工程实践中航空发动机燃油调节器计量控制模块的设计及故障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8.
对涡轮流量计关键部件之一前导流件运用NX THERMAL/FLOW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得出流量分离导致的大涡旋尾迹区易出现在前导流件尾部区域、前导流件叶片形状对此处流体速度变化具有较大影响的结论,为涡轮流量计和前导流件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9.
喷射油道是一种高精度旋转雾化喷嘴,其非连续窄深端槽、窄深槽、3/4圆弧窄端槽为行业内少见结构.通过分析喷射油道特有结构的加工工艺,摸索油孔尺寸与燃油流量的匹配关系,解决了非连续深窄端槽、窄深槽、细微孔电火花成形加工、3/4圆弧窄端槽高效数控加工、高精度喷嘴孔流量调试等关键技术瓶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0.
随着我国航空运输的快速发展,飞机排放污染也越来越受社会关注,国内外对终端区内基于进离场飞行程序的污染物排放研究甚少。本文主要先评估起飞初始阶段尾气中污染物的排放,从而分析污染物的扩散情况。分析了ICAO基准排放模型和各污染物的基准排放指数,给出飞机的运动模型,计算出飞行程序运行的污染物排放量;建立飞机污染物扩散模型,分析污染物的扩散情况,主要分析风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以天津滨海国际机场VYK-01D离场飞行程序为例,利用MATLAB2010b进行仿真分析该飞行程序的污染物的扩散情况。仿真结果表明:在起飞的初始阶段各污染物的排放量与ICAO的基准数据误差在适当范围内;污染物的扩散接近于现实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