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39篇
航空   179篇
航天技术   143篇
综合类   44篇
航天   28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6 毫秒
641.
针对相控阵天线测控系统小型化的需求,提出一种相控阵天线转台伺服控制系统设计方法,采用集成化的设计思想,将伺服控制系统集成到转台内部。系统设计有波束控制器,具有波束控制功能和自动跟踪目标的功能,以及利用网络通信方式实现对多套伺服控制系统的远程控制功能。系统的伺服控制器采用参数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结合时间最优控制的复合控制算法,阶跃信号、正弦信号测试和跟踪测试结果表明,伺服控制系统具有优异的动态性能和较高的跟踪精度。该伺服控制系统功能丰富,控制性能良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42.
为了控制切屑形成,提高CFRP吸气式内排屑系统的排屑质量,建立了二维直角切削受力模型,研究了切屑的形成过程并对切屑形状进行预测并分类,用超景深显微镜(KEYENCE VHX-1000)对切屑进行观察,通过分析可得:切屑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切屑弯曲折断与剪切失效,切屑的大小一般在1.02~1.80 mm,切屑的形状主要分为条形切屑、微圆型切屑和米形切屑三种,当温度达到树脂的玻璃化温度时,切屑发生变形,会出现C形屑并伴有纤维拔出现象,除不可估算占比的米形屑外,不同形态切屑的占比大小依次为条形切屑、微圆形切屑、C形屑和纤维拔出形切屑。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基本相吻合。  相似文献   
643.
三维成像激光雷达技术为空间地理信息获取、目标立体探测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以多波束并行收发、单光子阵列探测为特征的新一代三维成像激光雷达可提升雷达探测灵敏度、激光成像帧频与成像效率,从而实现远距离快速激光三维成像。三维成像激光雷达的激光发散角与接收视场需角秒量级的匹配精度。随着系统波束数量的增加,几十甚至上百波束的高精度收发波束匹配是系统设计装调的难点。聚焦多波束单光子阵列三维成像激光雷达的收发匹配难题,设计了基于衍射分束激光发射与光纤阵列接收的收发光学系统,提出了一种多波束激光雷达收发波束匹配方法,并对该方法的收发匹配误差源以及温度对其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仿真。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可实现64波束优于10 μrad的匹配误差,在工作温度范围内总的收发失配优于20.78 μrad,满足本系统设计时25.5 μrad的收发匹配裕量,系统对环境温度有较好的适应性,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44.
随着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端能够较为准确地获取接收端的位置信息。在此背景下,提出了基于接收端位置信息的波束成形码本设计方案,并分析了系统在该方案下的中断性能。首先,在莱斯衰落信道模型下,根据接收端的最大信噪比准则得到发射端的最佳波束成形权矢量。其次,给出均匀线阵天线模型下的波束成形码本设计方案。然后,推导出该方案下的中断概率表达式。最后,利用MATLAB软件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检验了相关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发射天线的数目和码本长度越大,阵列波束的指向就越精确,由此可以提高系统的中断概率和性能。所提算法可用于下行链路预处理,通过码本索引的方式,减少了通信系统中信令的开销和对信令的依赖。  相似文献   
645.
无人机Ad hoc网络是一种拓扑变化频繁的特殊能量受限网络,为平衡网络中各节点的通信能耗,降低传输总能耗,从网络分层优化的角度入手,提出了一种综合考量物理层能源消耗率与网络层跳数最小化的预期寿命路由度量,保证跳数较少的前提下,分组沿预期寿命较大的路径传输,并给出了改进路由算法在NS-3中的具体实现。仿真结果显示,引入新度量后,网络的总能耗相比经典协议降低了12%,各节点剩余能量分布方差降低了17%,较长仿真时间内节点存活率提升了18%。结果表明改进协议均衡了无人机网络中各节点的能耗分布,降低了网络的总能耗,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节点死亡率,延长了网络寿命。  相似文献   
646.
阐述了甚高频数据交换系统(VDES)系统产生背景,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系统通信速率受限以及自动识别系统(AIS)时隙冲突问题,提出一种全双工射频通信频段设计方法和时隙冲突解决途径。通过采用多个射频通道以及多个波束合成,利用阵列天线和数字波束合成(DBF)技术,将卫星大覆盖范围划分为多个相互独立区域,缩小单个天线波束视场覆盖范围,减少单波束范围内船舶数量,能有效降低AIS信号时隙冲突。以600 km卫星轨道为例,介绍了8通道及8个波束DBF设计方法,对波束视场和天线增益等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多波束可覆盖±42°视场角范围,单波束视场角最大为±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